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药学论文--中药药理学论文

基于分子对接技术探讨菊苣抑制嘌呤吸收作用机制

摘要第6-9页
ABSTRACT第9-11页
英文缩略词表第12-13页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第13-49页
    综述一 嘌呤核苷转运蛋白CNT2与高尿酸血症的关系第13-26页
        1. 核苷转运蛋白的分类与分布第13-14页
        2. CNT2的结构特征及功能第14-15页
        3. CNT2的功能结构第15页
        4. CNT2的生理功能第15-16页
        5. CNT2与药物治疗作用的关系第16-17页
        参考文献第17-26页
    综述二 同源建模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第26-38页
        1. 同源建模的概述第26页
        2. 同源建模的用途与优势第26-27页
        3. 同源建模的基本流程第27-29页
        4. 同源建模的常用软件及特点第29-30页
        5. 同源建模的应用第30-31页
        参考文献第31-38页
    综述三 药物膜转运体研究中细胞模型的应用第38-49页
        1. 膜转运体研究方法概述第38-39页
        2. 不含重组转运体的细胞第39-41页
        3. 原代细胞培养第41页
        4. 转染细胞第41-43页
        参考文献第43-49页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第49-114页
    前言第49-50页
    技术路线图第50-51页
    第一章 菊苣结合CNT2的化学成分研究第51-71页
        第一节 肠道嘌呤核苷转运蛋白的同源建模第51-59页
            1. 方法第51-52页
            2. 结果第52-58页
            3. 讨论第58-59页
        第二节 菊苣结合CNT2的分子对接实验第59-68页
            1. 方法第59-60页
            2. 结果第60-67页
            3. 讨论第67-68页
        第一章小结第68-69页
        参考文献第69-71页
    第二章 菊苣成分对CNT2活性的抑制实验研究第71-114页
        第一节 IEC-6单层细胞模型的建立第71-77页
            1. 仪器与材料第71-72页
            2. 方法第72-73页
            3. 结果第73-75页
            4. 讨论第75-77页
        第二节 细胞水平观察菊苣成分对CNT2活性的抑制作用第77-95页
            1. 仪器与材料第77页
            2. 方法第77-79页
            3. 结果第79-92页
            4. 讨论第92-95页
        第三节 器官水平观察菊苣成分对CNT2活性的抑制作用第95-109页
            1. 仪器与材料第95页
            2. 方法第95-98页
            3. 结果第98-107页
            4. 讨论第107-109页
        第二章小结第109-111页
        参考文献第111-114页
总结与展望第114-116页
致谢第116-119页
个人简历第119-120页

论文共12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肉桂酸类物质的固液相平衡研究及结晶母液中乙醇—水体系的精馏模拟
下一篇:维药“毒”相关文献及维成药不良反应文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