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民事拒证推定规则的完善
中文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序言 | 第10-11页 |
一、拒证推定规则的概论 | 第11-16页 |
(一) 拒证推定规则的含义分析 | 第11-14页 |
1. 拒证推定规则的内涵 | 第11-12页 |
2. 拒证推定规则的性质 | 第12-14页 |
(二) 拒证推定规则的特征 | 第14-15页 |
1. 后果之严厉性 | 第14-15页 |
2. 目标之救济性 | 第15页 |
(三) 拒证推定规则的功能 | 第15-16页 |
1. 有利于实现诉讼经济 | 第15-16页 |
2. 有利于公正分配当事人之间提供证据的责任 | 第16页 |
3. 有利于避免诉讼僵局的出现 | 第16页 |
二、我国民事拒证推定规则的立法现状及问题 | 第16-19页 |
(一) 我国民事拒证推定规则的立法现状 | 第16-17页 |
(二) 我国民事拒证推定规则存在的问题 | 第17-19页 |
1. 拒证规定规则适用主体界定不明确 | 第17-18页 |
2. 拒证推定规则的适用条件过于宽泛 | 第18-19页 |
3. 推定后果不具体 | 第19页 |
4. 法官的自由裁量权过大 | 第19页 |
三、我国民事拒证推定规则的完善建议 | 第19-25页 |
(一) 完善拒证推定规则的适用主体 | 第19-20页 |
1. 明确有独立请求权第三人能够成为适用的主体 | 第19-20页 |
2. 明确负举证责任的当事人也可成为适用主体 | 第20页 |
(二) 完善拒证推定规则的适用条件 | 第20-23页 |
1. 被拒证方提出的证据须达到一定的证明标准 | 第20-21页 |
2. 被拒绝提供的证据应当具有高度关联性或唯一性 | 第21-22页 |
3. 完善拒证行为的类型 | 第22-23页 |
4. 明确一方当事人拒绝提供证据理由的标准 | 第23页 |
(三) 拒证推定后果的完善 | 第23-24页 |
1. 推定被妨碍证据内容为真 | 第24页 |
2. 推定被妨碍人事实主张成立 | 第24页 |
(四) 限制法官的自由裁量权 | 第24-25页 |
1. 明确法官应当适用拒证推定规则 | 第24页 |
2. 法官心证公开 | 第24-25页 |
结语 | 第25-26页 |
参考文献 | 第26-28页 |
致谢 | 第2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