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刑法论文--分则论文

虚假破产罪疑难问题研究

中文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序言第10-11页
一、关于本罪主体范围界定问题第11-15页
    (一) 行为主体范围的界定第11-13页
        1. 行为主体范围的理论之争第11-12页
        2. 理论之争的评析第12-13页
        3. 问题的解决第13页
    (二) 对特殊公司形式的认定第13-15页
        1. 分公司的主体资格之争第13-14页
        2. 理论争论之评析与定性第14-15页
二、关于本罪故意的理解问题第15-18页
    (一) 本罪认识因素的界定问题第15-16页
        1. 行为认识与结果认识第15-16页
        2. 行为与结果的因果关系认识第16页
    (二) 本罪是否为目的犯的认定第16-18页
        1. 以“逃避债务”为目的之争论第16-17页
        2. 理论之争的评析第17页
        3. 问题的解决第17-18页
三、关于本罪客观行为界定问题第18-26页
    (一) 本罪兜底条款范围的界定问题第18-21页
        1. 兜底条款范围界定的理论之争第18-19页
        2. 理论争论之评析第19-20页
        3. 问题的解决第20-21页
    (二) 关于本罪行为构造的认定问题第21-23页
        1. 关于本罪行为构造的理论之争第21页
        2. 理论争论之评析第21-22页
        3. 问题的解决第22-23页
    (三) 关于本罪行为时间的界定问题第23-26页
        1. 本罪行为时间界定的理论之争第23-24页
        2. 理论争论之评析第24-25页
        3. 问题的解决第25-26页
四、关于本罪“实施虚假破产”的理解问题第26-30页
    (一) 对“实施虚假破产”之“虚假”的界定第26-28页
        1. 对“虚假”界定的理论之争第26页
        2. 理论争论之评析第26-27页
        3. 问题的解决第27-28页
    (二) 对“实施虚假破产”之“破产”的界定第28-30页
        1. 破产界定的理论之争第28-29页
        2. 理论争论之评析第29页
        3. 问题的解决第29-30页
结语第30-31页
参考文献第31-33页
致谢第33-34页

论文共3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我国行政诉讼给付判决制度的完善
下一篇:论我国民事拒证推定规则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