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能源与动力工程论文--热力工程、热机论文--热力工程理论论文--传热学论文

相变微胶囊悬浮液在微矩形通道中的流动换热性能模拟分析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9-20页
    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2 当前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8页
        1.2.1 实验研究第10-13页
        1.2.2 关于相变的模拟研究第13-17页
        1.2.3 关于颗粒的模拟研究第17-18页
    1.3 研究中有待深化的问题第18页
    1.4 本文研究工作简介第18-20页
2 相变微胶囊热物理性质与相关模型第20-29页
    2.1 相变微胶囊及其悬浮液的热物理性质第20-23页
        2.1.1 相变微胶囊的热物理性质第20-21页
        2.1.2 相变微胶囊悬浮液的热物理性质第21-23页
    2.2 等效比热模型简介及其理论分析第23-26页
    2.3 颗粒轨道模型简介及其理论分析第26-29页
3 阶梯型等效比热模型的换热分析及优化第29-50页
    3.1 阶梯型等效比热模型相变微胶囊悬浮液的换热特性第29-37页
        3.1.1 数学模型的建立和假设第29-32页
        3.1.2 网格独立性验证第32-33页
        3.1.3 结果分析及讨论第33-37页
    3.2 基于确定潜热量的阶梯型等效比热模型的构建第37-45页
        3.2.1 模型建立及最佳阶梯数量预测第37-40页
        3.2.2 实验验证及对比第40-45页
    3.3 不同形状等效比热模型对相变微胶囊悬浮液的换热特性的影响第45-49页
        3.3.1 不同形状等效比热模型的构建第45-47页
        3.3.2 模拟结果第47-49页
    3.4 本章小结第49-50页
4 颗粒轨道模型的相变微胶囊悬浮液的换热特性模拟第50-66页
    4.1 数学模型的建立和假设第50-52页
    4.2 网格独立性分析第52-53页
    4.3 结果及分析第53-64页
        4.3.1 壁面温度沿管道的温度分布第53-56页
        4.3.2 换热Nu数 随着管道的变化规律第56-58页
        4.3.3 微胶囊壁面热阻对换热的影响分析第58-64页
    4.4 本章小结第64-66页
5 结论与展望第66-68页
    5.1 本文小结第66-67页
    5.2 展望第67-68页
致谢第68-69页
参考文献第69-73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内容相关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第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架高速铁路运行下的层状地基土动力学响应及隔振研究
下一篇:变宋化元--明代中后期绘画鉴藏取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