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结构论文--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论文

再生混凝土梁的抗弯性能试验研究

致谢第5-6页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1 绪论第12-26页
    1.1 研究背景第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水平及发展趋势第12-25页
        1.2.1 再生混凝土微观和细观研究第13-14页
        1.2.2 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研究第14-18页
        1.2.3 再生混凝土的耐久性研究第18-20页
        1.2.4 再生混凝土构件研究第20-23页
        1.2.5 再生混凝土结构研究第23-24页
        1.2.6 再生混凝土的发展趋势第24-25页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25-26页
2 再生混凝土的力学性能研究第26-42页
    2.1 引言第26-27页
    2.2 配合比第27-29页
        2.2.1 试验材料第27-28页
        2.2.2 设计方案第28-29页
    2.3 立方体抗压试验第29-31页
        2.3.1 破坏过程及形态第30-31页
        2.3.2 试验结果第31页
    2.4 立方体劈裂抗拉试验第31-33页
        2.4.1 破坏过程及形态第32-33页
        2.4.2 试验结果第33页
    2.5 棱柱体轴心抗压试验第33-36页
        2.5.1 试验结果第34-35页
        2.5.2 破坏过程及形态第35页
        2.5.3 轴心抗压强度与立方体抗压强度的关系第35-36页
    2.6 弹性模量试验第36-38页
        2.6.1 试验结果第37-38页
        2.6.2 弹性模量与立方体抗压强度的关系第38页
    2.7 抗折试验第38-40页
        2.7.1 破坏过程及形态第39页
        2.7.2 试验结果第39-40页
    2.8 本章小结第40-42页
3 再生混凝土梁的抗弯性能试验第42-54页
    3.1 引言第42页
    3.2 试验梁设计第42-46页
        3.2.1 尺寸和配筋第42-44页
        3.2.2 加载装置和方案第44-45页
        3.2.3 量测内容第45-46页
    3.3 破坏过程描述第46-49页
    3.4 主要试验值第49页
    3.5 平截面假定验证第49-50页
    3.6 荷载-纵向受拉钢筋应变分析第50-51页
    3.7 荷载-跨中挠度分析第51-52页
    3.8 裂缝发展及分布分析第52-53页
    3.9 本章小结第53-54页
4 有限元数值计算和理论分析第54-82页
    4.1 引言第54-55页
    4.2 单元材料和本构关系第55-58页
        4.2.1 基本假定第55页
        4.2.2 建模方式第55页
        4.2.3 单元类型第55-56页
        4.2.4 强化和屈服准则第56-57页
        4.2.5 材料本构关系第57-58页
    4.3 建模过程第58-59页
    4.4 计算值与试验值比较第59-62页
    4.5 纵向配筋率对抗弯性能的影响第62-64页
    4.6 截面尺寸对抗弯性能的影响第64-65页
    4.7 关于受压区高度的讨论第65-68页
    4.8 关于开裂弯矩的讨论第68-72页
    4.9 关于极限弯矩的讨论第72-74页
    4.10 关于抗弯刚度的讨论第74-79页
    4.11 本章小结第79-82页
5 再生混凝土梁结构性能的等效转换第82-98页
    5.1 引言第82页
    5.2 生命周期评价法第82-83页
    5.3 等效基本理论第83-86页
        5.3.1 参数设定第84页
        5.3.2 混凝土梁高度设定第84-85页
        5.3.3 流程图第85-86页
    5.4 等效过程第86-93页
        5.4.1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弯矩第86-87页
        5.4.2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挠度第87-89页
        5.4.3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裂缝宽度第89-91页
        5.4.4 耐久性第91-93页
    5.5 等效评价第93页
    5.6 等效实例第93-95页
    5.7 本章小结第95-98页
6 结论和展望第98-100页
    6.1 结论第98-99页
    6.2 展望第99-100页
参考文献第100-108页
作者简历第108-111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111页

论文共11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评价理论视角下的景区简介英译翻译研究
下一篇:包头市北梁综合管廊PPP项目风险分担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