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9页 |
1.1 问题缘起与选题意义 | 第12-15页 |
1.1.1 问题缘起 | 第12-14页 |
1.1.2 选题意义 | 第14-15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5-25页 |
1.2.1 相关概念阐释 | 第15-17页 |
1.2.2 国内相关研究 | 第17-21页 |
1.2.3 国外相关研究 | 第21-25页 |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第25-29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25-27页 |
1.3.2 创新之处 | 第27-29页 |
第2章 话剧观众接受特征及其期待视野形成的影响因素 | 第29-52页 |
2.1 话剧观众接受特征 | 第29-37页 |
2.1.1 话剧观众接受的群体性 | 第29-31页 |
2.1.2 话剧观众接受的场域性 | 第31-33页 |
2.1.3 话剧观众接受的社会性 | 第33-35页 |
2.1.4 话剧观众接受的时代性 | 第35-37页 |
2.2 话剧观众期待视野的主要影响因素 | 第37-52页 |
2.2.1 话剧艺术形式与风格对话剧观众期待视野的影响 | 第38-43页 |
2.2.2 审美心理共通性对话剧观众期待视野的影响 | 第43-45页 |
2.2.3 社会文化思潮对话剧观众期待视野的影响 | 第45-49页 |
2.2.4 审美风尚对话剧观众期待视野的影响 | 第49-52页 |
第3章 1980年代:话剧艺术的创新突破与话剧观众期待视野的重构 | 第52-73页 |
3.1 1980年代话剧观众对话剧艺术突破内容局限的期待 | 第52-61页 |
3.1.1 话剧观众对文革积弊的批判热情 | 第53-55页 |
3.1.2 话剧观众对新时代话剧内容创新的渴望 | 第55-61页 |
3.2 1980年代话剧观众对话剧艺术突破“第四堵墙”的期待 | 第61-73页 |
3.2.1 话剧观众对新时代戏剧美学的期盼 | 第61-68页 |
3.2.2 话剧观众对话剧艺术剧作技巧的创新期待 | 第68-73页 |
第4章 1990年代:文化的分化与话剧观众期待视野的新变 | 第73-88页 |
4.1 1990年代话剧观众期待视野的文化浸染 | 第73-79页 |
4.1.1 大众文化对话剧观众期待视野的侵袭 | 第74-76页 |
4.1.2 精英文化在话剧观众视野中的萎缩 | 第76-79页 |
4.2 1990年代话剧对话剧观众期待视野的同构与叛离 | 第79-88页 |
4.2.1 话剧观众审美图式向现实主义风格话剧回潮 | 第80-85页 |
4.2.2 先锋实验话剧对话剧观众期待视野的叛离 | 第85-88页 |
第5章 新世纪以来:话剧艺术的多样并存与话剧观众期待视野的多元呈现 | 第88-120页 |
5.1 新世纪以来话剧观众期待视野的建构背景 | 第88-97页 |
5.1.1 新世纪以来话剧的商业化与年轻话剧观众群体 | 第89-92页 |
5.1.2 新世纪以来影响话剧观众期待视野建构的新因素 | 第92-97页 |
5.2 新世纪以来话剧观众期待视野的多元呈现 | 第97-120页 |
5.2.1 娱乐商业话剧的扩张化与话剧观众期待视野的低幼化 | 第97-105页 |
5.2.2 先锋实验话剧的内倾化与话剧观众期待视野的皱缩化 | 第105-111页 |
5.2.3 主旋律话剧的奇观化与话剧观众期待视野的稳定化 | 第111-120页 |
结束语 | 第120-123页 |
参考文献 | 第123-132页 |
致谢 | 第132-134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第1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