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号说明 | 第4-7页 |
中文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1 绪言 | 第12-20页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12-15页 |
1.2 水锤现象 | 第15-16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16-17页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7-18页 |
1.5 技术路线 | 第18-20页 |
2 压力供水管道水锤理论与计算方法 | 第20-25页 |
2.1 水锤计算方法 | 第20-22页 |
2.1.1 解析法 | 第20页 |
2.1.2 图解法 | 第20-21页 |
2.1.3 特征线法 | 第21-22页 |
2.2 水锤防护措施 | 第22-25页 |
2.2.1 采用缓闭阀门控制水锤波的产生 | 第22页 |
2.2.2 合理选择装置抑制水锤波的传播 | 第22-25页 |
3 管道瞬态流动的计算过程分析 | 第25-41页 |
3.1 水锤的基本微分方程 | 第25-28页 |
3.2 水锤计算的特征线法 | 第28-31页 |
3.3 特征线法计算管道的关阀水锤 | 第31-41页 |
3.3.1 工程概况 | 第31-32页 |
3.3.2 边界条件的判定 | 第32-33页 |
3.3.3 稳态计算 | 第33-34页 |
3.3.4 瞬态计算 | 第34-36页 |
3.3.5 计算结果分析 | 第36-41页 |
4 关阀水锤计算机程序开发 | 第41-51页 |
4.1 关阀水锤计算程序开发 | 第43-46页 |
4.1.1 数据文件读入 | 第43-44页 |
4.1.2 稳态与瞬态计算 | 第44-46页 |
4.2 数据分析 | 第46-51页 |
4.2.1 关阀动作的设计对水锤的影响 | 第46-48页 |
4.2.2 关阀时间对水锤的影响 | 第48-51页 |
5 大高差压力输水管道水锤防护分析 | 第51-68页 |
5.1 工程概况 | 第51-52页 |
5.2 水锤计算模型的建立 | 第52页 |
5.3 水锤稳态计算 | 第52-53页 |
5.4 停泵水锤计算 | 第53-54页 |
5.5 水锤防护计算及优化 | 第54-66页 |
5.5.1 两阶段缓闭蝶阀水锤防护计算及优化 | 第54-58页 |
5.5.2 进排气复合阀水锤防护计算及优化 | 第58-60页 |
5.5.3 两阶段缓闭蝶阀与空气阀联用水锤防护计算及优化 | 第60-61页 |
5.5.4 两阶段缓闭蝶阀、空气阀与单向调压塔联用水锤防护计算及优化 | 第61-63页 |
5.5.5 两阶段缓闭蝶阀、空气阀与空气罐联用水锤防护计算及优化 | 第63-64页 |
5.5.6 两阶段缓闭蝶阀、空气阀、单向调压塔与空气罐联用水锤防护计算及优化 | 第64-66页 |
5.6 小结 | 第66-68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68-71页 |
6.1 结论 | 第68-69页 |
6.2 展望 | 第69-71页 |
7 参考文献 | 第71-76页 |
8 致谢 | 第76-77页 |
9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