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城市规划布局论文

城市景观生态设计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前言第9-13页
    1.1 研究背景第9页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9-10页
        1.2.1 研究目的第9-10页
        1.2.2 研究意义第10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1页
    1.4 内容结构与研究方法第11-13页
        1.4.1 内容结构第11页
        1.4.2 研究方法第11-12页
        1.4.3 研究框架第12-13页
第二章 城市景观及景观生态设计第13-26页
    2.1 景观的含义第13页
    2.2 城市景观的概念第13页
    2.3 城市景观对城市居民的生活有重要影响第13-14页
    2.4 城市景观设计概述第14-15页
    2.5 景观与生态第15-18页
        2.5.1 生态环境概念第15页
        2.5.2 生态文化的兴起与发展第15-16页
        2.5.3 景观中的生态价值观第16-18页
        2.5.4 景观中的生态系统第18页
    2.6 自然生态系统与城市生态系统第18-21页
        2.6.1 城市生态系统的特点第20-21页
        2.6.2 城市生态优势的取决因素第21页
    2.7 城市景观生态设计第21-25页
        2.7.1 城市景观生态设计的概念第21页
        2.7.2 国内外城市景观生态设计发展概述第21-25页
    2.8 城市景观生态设计是建设生态城市的重要途径第25-26页
第三章 城市景观生态设计的内容和原则第26-43页
    3.1 城市景观生态设计的构成要素第26-33页
        3.1.1 自然要素第26-28页
        3.1.2 人工因素第28-31页
        3.1.3 社会要素第31页
        3.1.4 人文要素第31-33页
        3.1.5 新技术要素第33页
    3.2 城市景观生态设计的主要理念第33-34页
    3.3 城市景观生态设计的设计原则第34-36页
        3.3.1 自然性原则第34页
        3.3.2 地域性原则第34-35页
        3.3.3 多样性原则第35-36页
        3.3.4 4R原则第36页
    3.4 城市景观生态设计的内容第36-43页
        3.4.1 城市景观的视觉形象第36-37页
        3.4.2 城市景观的环境效应第37-39页
        3.4.3 城市景观的适宜性第39-41页
        3.4.4 体现地域文化特征第41-42页
        3.4.5 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第42-43页
第四章 城市景观生态设计实例调研与分析第43-59页
    4.1 "欧洲里尔"微型自然保护区第43-45页
        4.1.1 "欧洲里尔"微型自然保护区概况第43页
        4.1.2 "欧洲里尔"微型自然保护区生态设计第43-45页
    4.2 美国西雅图煤气厂公园第45-48页
        4.2.1 美国西雅图煤气厂公园背景第45-46页
        4.2.2 美国西雅图煤气厂公园生态设计第46-48页
    4.3 中国中山市岐江公园第48-50页
        4.3.1 中国中山市岐江公园背景第48-49页
        4.3.2 中国中山市岐江公园的生态设计第49-50页
    4.4 美国波特兰雨水花园第50-52页
        4.4.1 美国波特兰雨水花园概况第50页
        4.4.2 美国波特兰雨水花园生态设计第50-52页
    4.5 成都活水公园第52-55页
        4.5.1 成都活水公园概况第52页
        4.5.2 成都活水公园生态设计第52-55页
    4.6 天津桥园公园第55-56页
        4.6.1 天津桥园公园概况第55页
        4.6.2 天津桥园公园生态设计第55-56页
    4.7 天津滨海新区泰丰公园第56-59页
        4.7.1 天津滨海新区泰丰公园概况第56-57页
        4.7.2 天津滨海新区泰丰公园生态设计第57-59页
第五章 城市景观生态设计方法探索第59-83页
    5.1 生态景观施工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第59-74页
        5.1.1 屋顶花园第60-63页
        5.1.2 盐碱地绿化技术第63-66页
        5.1.3 雨水花园第66-71页
        5.1.4 垂直绿化第71-74页
    5.2 建立微型自然保护区第74-75页
    5.3 保护生物多样性第75-78页
        5.3.1 利用植物间的化感作用第75页
        5.3.2 建立生物多样性生长环境第75页
        5.3.3 充分考虑边缘效应第75-77页
        5.3.4 创造适宜大小的绿地面积第77页
        5.3.5 保持一定数量的种群第77页
        5.3.6 保护与重建城市自然遗留地和自然植被第77-78页
    5.4 保护生态完整,实行生态补偿第78-79页
    5.5 有效利用城市中废弃的土地和被淘汰的空间第79-80页
    5.6 节约能源和资源的消耗,保护不可再生资源第80-81页
    5.7 适度发展农业景观,提高经济效益第81-83页
第六章 城市景观生态设计实践第83-91页
    6.1 项目概况第83页
    6.2 项目现状第83-84页
    6.3 设计思路第84页
    6.4 设计内容第84-88页
        6.4.1 平面布局第84-85页
        6.4.2 区域划分第85-87页
        6.4.3 道路规划第87-88页
    6.5 生态设计亮点第88-91页
        6.5.1 设计方法第88-89页
        6.5.2 景观要素第89-91页
第七章 结论第91-92页
第八章 展望第92-93页
参考文献第93-10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100-101页
致谢第101-102页
附件第102-104页

论文共10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视觉语言在电子媒介中的传播效应
下一篇:中国民族元素在现代礼服设计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