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9-1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1 铁、锰元素简介 | 第9页 |
1.1.2 地下水中铁、锰元素来源 | 第9页 |
1.1.3 地下水中铁、锰元素的危害 | 第9-10页 |
1.1.4 地下水中去除铁、锰元素的意义 | 第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5页 |
1.3 本论文研究内容 | 第15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第二章 铁锰去除的材料与方法 | 第17-21页 |
2.1 实验原材料与试剂 | 第17页 |
2.2 生物除铁除锰设备模拟装置 | 第17-19页 |
2.3 滤料配比、水头损失和不同反冲洗强度对滤柱的影响 | 第19页 |
2.4 曝气效能研究 | 第19页 |
2.5 溶解氧实时监控系统 | 第19-21页 |
第三章 滤柱除铁除锰效果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第21-35页 |
3.1 除铁效果的对比 | 第21-22页 |
3.2 除锰效果的对比 | 第22-23页 |
3.3 水头损失比较 | 第23-24页 |
3.4 反冲洗对除铁除锰效果的影响 | 第24-30页 |
3.4.1 反冲洗周期对活性炭/锰砂滤层成熟的影响 | 第27-28页 |
3.4.2 反冲洗时间对活性炭/锰砂滤层成熟的影响 | 第28-29页 |
3.4.3 反冲洗强度对活性炭/锰砂滤层成熟的影响 | 第29-30页 |
3.5 活性炭/锰砂混层滤料中两种滤料最佳比例研究 | 第30-32页 |
3.6 滤速对滤层快速启动的影响 | 第32-34页 |
3.7 小结 | 第34-35页 |
第四章 生物滤层结构与功能研究 | 第35-41页 |
4.1 生物滤层中细菌数量的沿层变化 | 第35-36页 |
4.2 生物滤层中铁和锰的沿层去除 | 第36-37页 |
4.3 生物滤层厚度 | 第37页 |
4.4 生物强化细菌的选择与接种方式 | 第37-38页 |
4.5 投加生物活性炭强化滤层的快速启动 | 第38-40页 |
4.6 小结 | 第40-41页 |
第五章 生物除铁除锰设备曝气效能研究 | 第41-49页 |
5.1 跌水曝气试验分析 | 第41-42页 |
5.2 曝气塔曝气试验分析 | 第42-43页 |
5.3 喷淋曝气试验分析 | 第43-45页 |
5.4 射流曝气试验分析 | 第45-47页 |
5.5 工程经济效益分析 | 第47-48页 |
5.6 小结 | 第48-49页 |
第六章 溶解氧实时控制系统 | 第49-57页 |
6.1 控制系统 | 第50页 |
6.2 PID控制系统算法 | 第50页 |
6.3 PLC控制闭环控制系统 | 第50-53页 |
6.4 PID系统调试与运行 | 第53-55页 |
6.4.1 正常运行条件 | 第53-54页 |
6.4.2 临界条件 | 第54-55页 |
6.5 小结 | 第55-57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第57-59页 |
7.1 结论 | 第57-58页 |
7.2 创新点 | 第58页 |
7.3 建议与展望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