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2-3页 | 
| Abstract | 第3页 | 
| 中文文摘 | 第4-8页 | 
| 绪论 | 第8-16页 | 
| 一、研究背景 | 第8-9页 | 
|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9-12页 |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2-14页 | 
| 四、本选题的创新之处和不足 | 第14-16页 | 
| 第一章 港口联动发展的理论基础 | 第16-24页 | 
| 第一节 联动、港口联动及其现实意义 | 第16-18页 | 
| 一、联动的内涵 | 第16页 | 
| 二、港口联动的概念界定 | 第16-17页 | 
| 三、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区域港口联动发展的现实意义 | 第17-18页 | 
| 第二节 港口联动发展的理论基础 | 第18-21页 | 
| 一、港口理论的演进 | 第18-19页 | 
| 二、区域分工贸易理论 | 第19-20页 | 
| 三、港口的规模经济理论 | 第20页 | 
| 四、运输费用最小区位理论 | 第20-21页 | 
| 第三节 本章的理论述评 | 第21-24页 | 
| 第二章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区域港口发展现状分析 | 第24-38页 | 
| 第一节 从国家与地区层面的分析 | 第24-31页 | 
| 第二节 从港口层面的分析 | 第31-34页 | 
| 一、国内港口 | 第31-32页 | 
| 二、东南亚港口 | 第32页 | 
| 三、南亚港口 | 第32-33页 | 
| 四、西亚、北非港口 | 第33页 | 
| 五、地中海地区港口 | 第33-34页 | 
| 第三节 中国与沿线国家港口合作取得的进展 | 第34-38页 | 
| 一、中巴瓜达尔港的合作 | 第34-35页 | 
| 二、中国与斯里兰卡的港口合作 | 第35页 | 
| 三、中国与柬埔寨的港口合作 | 第35-36页 | 
| 四、中国与希腊的港口合作 | 第36页 | 
| 五、中国与吉布提的港口合作 | 第36-38页 | 
| 第三章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港口联动发展的机遇、挑战与可行性 | 第38-44页 | 
| 第一节 中国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港口联动发展的机遇 | 第38-39页 | 
| 一、顺应了中国对外贸易发展趋势 | 第38页 | 
| 二、为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开拓了新的道路和空间 | 第38-39页 | 
| 三、对港口运输的规模化提出了新要求 | 第39页 | 
| 四、复杂的国际形势加速了沿线各国联动发展的进程 | 第39页 | 
| 第二节 中国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港口联动发展面临的挑战 | 第39-41页 | 
| 一、中国港口“大而全”现象严重,规模化不明显 | 第39-40页 | 
| 二、缺乏统一的信息共享平台 | 第40-41页 | 
| 三、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区域航运软环境滞后 | 第41页 | 
| 四、部分国家对中国海上丝绸之路战略存有偏见 | 第41页 | 
| 第三节 中国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港口联动发展的可行性 | 第41-44页 | 
| 一、中国与日俱增的国际地位提供了信心支持 | 第41-42页 | 
| 二、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辉煌提供了历史基础 | 第42页 | 
| 三、港口间的非平衡性发展提供了动力机制 | 第42页 | 
| 四、亚投行、丝路基金等新兴机构提供财政支持 | 第42-43页 | 
| 五、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提供了时代背景 | 第43-44页 | 
| 第四章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港口联动发展的战略研究 | 第44-62页 | 
| 第一节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区域港口联动发展的遵循原则 | 第44-45页 | 
| 一、横向联动遵循的原则 | 第44-45页 | 
| 二、纵向联动的遵循原则 | 第45页 | 
| 第二节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区域港口联动发展的战略设计 | 第45-62页 | 
| 一、横向联动的战略设计 | 第45-56页 | 
| 二、纵向联动的战略设计 | 第56-62页 | 
| 第五章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区域港口联动发展的政策建议 | 第62-66页 | 
| 第一节 加快国内港口资源整合,增强整体竞争力 | 第62-63页 | 
| 一、明确各港口的功能定位,减少恶意竞争 | 第62页 | 
| 二、充分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维护市场的公正性 | 第62页 | 
| 三、积极转变港口生产经营模式,扩大港口业务范围 | 第62-63页 | 
| 四、继续加强海外港口投资,谋求国际市场份额 | 第63页 | 
| 第二节 重视推进城市、园区建设,形成“港产城”联动模式 | 第63页 | 
| 第三节 营造和平发展环境,增强沿线国家对中国的信任 | 第63-64页 | 
| 第四节 建立沿线区域港口合作机制,统筹各区域港口协调发展 | 第64-65页 | 
| 一、建立沿线区域港口的信息联动机制,统一调配沿线港口的资源 | 第64页 | 
| 二、建立沿线区域港口的资金联动机制,推动人民币境外结算功能 | 第64页 | 
| 三、建立沿线区域港口的政策联动机制,共同谋划海上丝绸之路的未来 | 第64-65页 | 
| 四、建立沿线区域港口的安全联动机制,保证沿线区域航道的安全 | 第65页 | 
| 第五节 借鉴国际成熟港口群的发展经验,构建海上丝绸之路沿线港口联盟 | 第65-66页 | 
| 第六章 结论 | 第66-68页 | 
| 附录1 | 第68-70页 | 
| 附录2 | 第70-72页 | 
| 参考文献 | 第72-76页 |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76-78页 | 
| 致谢 | 第78-79页 | 
| 个人简历 | 第79-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