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22页 |
1.1 氢键的发展史 | 第9-10页 |
1.2 氢键的定义及分类 | 第10-11页 |
1.3 氢键的本质 | 第11-12页 |
1.4 氢键特点 | 第12-13页 |
1.5 氢键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 第13-14页 |
1.6 氢键在生命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 第14-17页 |
1.7 氢键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现状 | 第17-20页 |
1.7.1 实验研究法 | 第17-18页 |
1.7.2 理论研究法 | 第18-20页 |
1.8 本文研究内容的确定 | 第20-22页 |
2 可极化偶极-偶极作用模型 | 第22-33页 |
2.1 可极化偶极-偶极作用模型 | 第22-26页 |
2.1.1 静电相互作用 | 第22页 |
2.1.2 van der Waals相互作用 | 第22-23页 |
2.1.3 极化作用 | 第23-24页 |
2.1.4 校正项 | 第24页 |
2.1.5 含孤电子偶极的静电相互作用 | 第24-26页 |
2.1.6 含孤电子偶极的极化作用 | 第26页 |
2.2 模型中参数的确定 | 第26-33页 |
3 模型的应用 | 第33-85页 |
3.1 预测碱基二聚体的氢键距离和相互作用能 | 第33-54页 |
3.1.1 只含N-H…O=C型氢键的碱基二聚体 | 第33-39页 |
3.1.2 只含N-H…N型氢键的碱基二聚体 | 第39-43页 |
3.1.3 含混合型氢键的碱基二聚体 | 第43-50页 |
3.1.4 对CCSD/CBS或MP2/CBS方法结果的预测 | 第50-54页 |
3.2 预测核苷二聚体的氢键距离和相互作用能 | 第54-69页 |
3.2.1 只含N-H…O=C型氢键的核苷二聚体 | 第55-60页 |
3.2.2 只含N-H…N型氢键的核苷二聚体 | 第60-64页 |
3.2.3 含混合型氢键的核苷二聚体 | 第64-69页 |
3.3 预测核苷酸二聚体的氢键距离和相互作用能 | 第69-71页 |
3.4 预测碱基-多肽氢键复合物的氢键距离和相互作用能 | 第71-78页 |
3.5 预测核苷-多肽氢键复合物的氢键距离和相互作用能 | 第78-82页 |
3.6 模型的运算效率 | 第82-85页 |
结论 | 第85-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99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99-101页 |
致谢 | 第10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