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会科学总论论文--人口学论文--世界各国人口调查及其研究论文--中国人口论文--人口问题研究论文

家庭化流动对流动人口就业状况的影响--基于对2013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的分析

中文摘要第2-3页
Abstract第3-4页
中文文摘第5-11页
绪论第11-17页
    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1-12页
    2 概念界定第12-13页
        2.1 家庭化迁移流动第12页
        2.2 职业声望第12页
        2.3 就业稳定性第12-13页
    3 研究内容第13页
    4 研究方法第13-15页
        4.1 文献研究法第13页
        4.2 比较研究法第13-14页
        4.3 实证分析法与规范分析法相结合第14-15页
    5 数据与资料来源第15-17页
        5.1 互联网、媒体资料和相关文献、书籍第15页
        5.2 数据来源第15-17页
第一章 流动人口就业问题研究进展第17-23页
    1.1 对流动人口劳动参与率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第17页
    1.2 对流动人口的就业类型、就业结构现状及其形成机制的分析第17-18页
    1.3 对流动人口职业稳定性的代际差异及其形成原因研究第18页
    1.4 对流动人口就业收入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以及就业歧视问题的研究第18-19页
    1.5 对家庭化流动新阶段流动人口就业状况的初步研究第19-20页
    1.6 家庭化影响下的流动人口就业状况的研究评述第20-23页
第二章 家庭化流动过程中流动人口就业状况的描述性分析第23-33页
    2.1 流动人口的家庭流动类型划分第23-25页
    2.2 不同家庭流动类型的流动人口就业状况第25-31页
        2.2.1 流动人口的劳动参与率特征第25-27页
        2.2.2 流动人口的就业稳定性特征第27-28页
        2.2.3 流动人口的就业类型特征第28-30页
        2.2.4 流动人口的就业收入特征第30-31页
    2.3 本章小结第31-33页
第三章 流动人口劳动参与情况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第33-43页
    3.1 理论背景与分析框架第33-35页
    3.2 变量选择与模型设定第35-37页
    3.3 模型结果分析第37-41页
        3.3.1 家庭化流动对流动人口劳动参与情况的影响第38-39页
        3.3.2 个体变量对流动人口劳动参与情况的影响第39-40页
        3.3.3 区域变量对流动人口劳动参与情况的影响第40-41页
    3.4 本章小结第41-43页
第四章 流动人口就业稳定性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第43-53页
    4.1 理论背景与分析框架第43-44页
    4.2 变量选择与模型设定第44-46页
    4.3 模型结果分析第46-50页
        4.3.1 家庭化流动对流动人口就业稳定性的影响第48页
        4.3.2 个体变量对流动人口就业稳定性的影响第48-49页
        4.3.3 区域变量对流动人口就业稳定性的影响第49-50页
        4.3.4 社会经济变量对流动人口就业稳定性的影响第50页
    4.4 本章小结第50-53页
第五章 流动人口就业类型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第53-67页
    5.1 理论背景与分析框架第53-55页
    5.2 变量选择与模型设定第55-57页
    5.3 职业声望的模型结果分析第57-61页
        5.3.1 家庭化流动对流动人口职业声望的影响第58-59页
        5.3.2 个体变量对流动人口职业声望的影响第59-60页
        5.3.3 区域变量对流动人口职业声望的影响第60-61页
    5.4 就业身份的模型结果分析第61-65页
        5.4.1 家庭化流动对流动人口就业身份的影响第62-63页
        5.4.2 个体变量对流动人口就业身份的影响第63-64页
        5.4.3 区域变量对流动人口就业身份的影响第64-65页
    5.5 本章小结第65-67页
第六章 流动人口就业收入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第67-77页
    6.1 理论背景与分析框架第67-68页
    6.2 变量选择与模型设定第68-70页
    6.3 模型结果分析第70-74页
        6.3.1 家庭化流动对流动人口就业收入的影响第71-72页
        6.3.2 个体变量对流动人口就业收入的影响第72-73页
        6.3.3 区域变量对流动人口就业身份的影响第73-74页
        6.3.4 社会经济变量对流动人口就业收入的影响第74页
    6.4 本章小结第74-77页
第七章 解决家庭化流动过程中流动人口就业问题的政策启示第77-83页
    7.1 重视家庭化流动趋势下流动人口劳动参与率下降问题第77-78页
    7.2 提供流动人口家庭创业帮助,有针对性地完善相关政策法规第78-79页
    7.3 关注女性流动人口的就业和家庭现状,提高流动家庭中女性的社会地位第79-80页
    7.4 建立和完善流动人口的教育体系,提供必要的技能培训第80-81页
    7.5 根据流入地城市的社会经济特点,提供具有针对性的就业服务措施第81-82页
    7.6 继续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完善积分落户制度第82-83页
第八章 结论第83-85页
参考文献第85-93页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第93-95页
致谢第95-97页
个人简历第97-101页

论文共10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民间信仰家庭神圣空间研究--以福州市临水夫人信仰为例
下一篇:碲化铋及硫化铋与抗生素协同抗耐药菌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