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稻论文

大量施灌沼液稻田氮素动态特征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5页
第一章 引言(绪论)第15-31页
 1 我国沼气工程的发展趋势第15-18页
   ·欧美国家沼气工程的发展趋势第15页
   ·我国沼气工程的发展趋势第15-18页
     ·我国沼气工程发展的现实条件第15-17页
     ·我国沼气工程发展的模式、现状及前景第17-18页
 2 沼气工程主要建设模式、沼渣沼液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第18-22页
   ·沼气工程的主要建设模式第19-20页
   ·沼渣和沼液特性第20页
   ·沼渣和沼液利用现状第20-21页
   ·沼渣沼液传统利用模式存在的问题第21-22页
 3 稳定塘—稻田湿地生态系统处理高浓度沼液第22-28页
   ·沼液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及其对土壤质量的影响第22-24页
   ·稳定塘和人工湿地在养殖及生活废水处理上的应用第24-27页
     ·稳定塘在废水处理上的应用第24-25页
     ·人工湿地在废水处理上的应用第25-27页
   ·稳定塘—稻田湿地生态系统处理高浓度沼液第27-28页
 4 本文研究意义及主要内容第28-31页
   ·研究意义和目的第28-29页
   ·研究内容第29页
   ·研究技术路线第29-30页
   ·研究创新点第30-31页
第二章 大量施灌沼液条件下稻田田面水中氮素动态特征第31-46页
 1. 前言第31-32页
 2. 材料与方法第32-35页
   ·试验场地、土壤、沼液及水稻品种第32页
   ·试验设计第32-34页
   ·样品采集第34-35页
   ·测定方法第35页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第35页
 3. 试验结果与讨论第35-44页
   ·稻田田面水中氮素动态变化特征第35-38页
     ·稻田田面水中TN的动态变化特征第35-36页
     ·稻田田面水中DN、NH_4~+-N及NO_3~--N的动态变化特征第36-38页
   ·稻田田面水中不同形态氮素比值的动态变化特征第38-42页
     ·稻田田面水中可溶性氮/总氮(铵氮、硝氮之和/可溶性氮)的动态变化特征第38-39页
     ·稻田田面水中铵氮、硝氮之和/总氮(铵氮/总氮、硝氮/总氮)的动态变化特征第39-42页
   ·稻田田面水氮素动态变化特征拟合第42-44页
 4. 本章小结第44-46页
第三章 大量施灌沼液对氨挥发、氧化亚氮排放、地下水及土壤氮素含量的影响第46-68页
 1. 前言第46-48页
 2. 材料与方法第48-53页
   ·试验场地、土壤、沼液及品种第48-49页
   ·试验设计第49-50页
   ·样品采集、测定及计算第50-52页
     ·氨挥发样品采集、测定及计算第50页
     ·氧化亚氮样品采集、测定及计算第50-52页
     ·地下水样品采集及测定第52页
     ·土壤样品的采集及测定第52页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第52-53页
 3. 试验结果与讨论第53-65页
   ·施灌化肥或沼液对稻田氨挥发的影响第53-56页
     ·稻田氨挥发速率动态变化特征第53页
     ·影响稻田氨挥发因素探讨第53-55页
     ·施灌化肥或沼液对稻田氨挥发损失的影响第55-56页
   ·施灌化肥或沼液对稻田氧化亚氮排放的影响第56-58页
     ·稻田氧化亚氮排放通量动态变化特征第56-57页
     ·施灌化肥或沼液对稻田氧化氧化亚氮排放损失的影响第57-58页
   ·施灌化肥或沼液对稻田地下水氮素的影响第58-62页
     ·地下水三氮浓度动态变化第58-61页
     ·地下水氮素污染防治对策第61-62页
   ·施灌化肥或沼液对土壤氮素的影响第62-65页
     ·不同时期土壤耕层剖面氮素含量动态变化第62-63页
     ·施灌化肥或沼液对土壤氮素含量的影响第63-65页
 4. 本章小结第65-68页
第四章 大量施灌沼液对水稻生长的影响第68-74页
 1. 前言第68页
 2. 材料与方法第68-70页
   ·试验场地、土壤、沼液及水稻品种第68-69页
   ·试验设计第69-70页
   ·样品采集及测定方法第70页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第70页
 3. 试验结果与讨论第70-73页
   ·水稻生长状况及产量第70-71页
   ·水稻植株及稻谷含氮量和干重第71-72页
   ·水稻植株吸氮量和氮素利用率第72-73页
 4. 本章小结第73-74页
第五章 全文研究结论与展望第74-78页
 1. 全文研究结论第74-76页
   ·稻田施灌沼液后田面水中氮素降解特征第74页
   ·施灌沼液对稻田氨挥发的影响第74-75页
   ·施灌沼液对稻田氧化亚氮排放的影响第75页
   ·施灌沼液对稻田地下水氮素含量的影响第75页
   ·施灌沼液对稻田耕层土壤氮素含量的影响第75页
   ·施灌沼液对稻田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第75-76页
 2. 全文研究不足与展望第76-78页
   ·N_2O、NH_3、N_2排放第76页
   ·施灌沼液对地下水影响第76页
   ·土壤中氮素的迁移转化第76页
   ·提高沼液中氮素利用率第76页
   ·氮素收支平衡第76-78页
参考文献第78-87页
致谢第87-88页
作者简历第88页

论文共8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脲酶/硝化抑制剂对稻田生态系统氮素流向的影响研究
下一篇:基于半球摄影法的水稻冠层结构参数测量与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