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1. 导论 | 第13-2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3-16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6页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6-25页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6-22页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22-25页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5-26页 |
1.5 研究方法 | 第26-27页 |
1.6 研究特色和不足 | 第27-28页 |
2.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农村家庭消费的影响机理分析 | 第28-45页 |
2.1 农村合作医疗的相关概念 | 第28-31页 |
2.1.1 老农合 | 第28-29页 |
2.1.2 新农合 | 第29-31页 |
2.2 家庭消费的相关概念 | 第31-35页 |
2.2.1 消费结构 | 第32-33页 |
2.2.2 消费水平 | 第33-35页 |
2.3 新农合对农村家庭消费的影响机理 | 第35-45页 |
2.3.1 降低自付比例,减轻家庭医疗负担,增加非医疗支出 | 第35-37页 |
2.3.2 减缓大病冲击,降低家庭医疗负担,保障消费基础 | 第37-38页 |
2.3.3 降低风险预期,提升家庭消费信心,降低储蓄率 | 第38-41页 |
2.3.4 提升健康水平,增值人力资本,有利于提高收入改善分配 | 第41-45页 |
3.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农村家庭消费影响效果的实证研究 | 第45-68页 |
3.1 样本选取和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45-57页 |
3.1.1 调查地区农村居民参加医疗保险情况分析 | 第46页 |
3.1.2 调查地区新农合筹资情况分析 | 第46-48页 |
3.1.3 调查地区农村居民家庭特征分析 | 第48-51页 |
3.1.4 调查地区农村居民过去一年就诊情况分析 | 第51-54页 |
3.1.5 调查地区农村居民家庭收支情况分析 | 第54-57页 |
3.2 实证分析 | 第57-64页 |
3.2.1 模型构建和变量定义 | 第57-58页 |
3.2.2 研究假设的提出 | 第58-59页 |
3.2.3 回归分析 | 第59-64页 |
3.3 研究结论 | 第64-68页 |
3.3.1 新农合对家庭医疗保健消费支出的影响 | 第64-65页 |
3.3.2 新农合对家庭非医疗保健消费支出的影响 | 第65-66页 |
3.3.3 新农合对家庭总体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的影响 | 第66页 |
3.3.4 新农合在稳定家庭收入支出方面的影响 | 第66-67页 |
3.3.5 新农合对家庭用于商业性保险支出的影响 | 第67-68页 |
4. 新农合制度在改善家庭消费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政策优化建议 | 第68-82页 |
4.1 新农合制度在改善家庭消费方面存在的问题 | 第68-76页 |
4.1.1 门诊费用补偿限制多 | 第69-70页 |
4.1.2 住院报销比例差距大,报销范围窄 | 第70-72页 |
4.1.3 异地就诊结算难,事后报销不确定性大 | 第72-73页 |
4.1.4 重大疾病个人自付部分负担重,对家庭正常消费冲击大 | 第73-74页 |
4.1.5 城乡居民医保制度整合后筹资水平提高的潜在负消费效应 | 第74-76页 |
4.2 优化新农合促进家庭消费的政策建议 | 第76-82页 |
4.2.1 优化新农合门诊及住院补偿制度 | 第76-77页 |
4.2.2 适时扩充新农合医保目录和报销范围 | 第77页 |
4.2.3 提高统筹层次,解决异地就医和大病报销难问题 | 第77-79页 |
4.2.4 控制城乡居民医保制度整合中农民个人缴费的过快增长 | 第79-80页 |
4.2.5 加强配套设施改革,为新农合作用的发挥提供必要条件 | 第80-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6页 |
致谢 | 第86-88页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