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内科论文--现代医学内科疾病论文

李玉贤内科学术思想总结及“和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研究

摘要第6-10页
ABSTRACT第10-15页
英文缩略语表第16-17页
引言第17-18页
一、李玉贤主任医师学术思想渊源第18-32页
    1 李玉贤主任医师简介第18-19页
    2 李玉贤主任医师的学术思想渊源述要第19-30页
        2.1 中医经典构建了李老师学术思想的总体框架第19-23页
        2.2 历代名家著作精华丰富了李老师的学术思想内涵第23-25页
        2.3 受当代名家教诲,临证活用经旨第25页
        2.4 受名家影响,临证重视医案风格和内涵第25-27页
        2.5 师古通今,融汇新知第27-30页
    3 小结第30-32页
二、李玉贤主任医师内科系统学术思想概述及临床经验总结第32-81页
    1 李玉贤主任医师内科学术思想概述第32-40页
        1.1 学术思想第32-39页
        1.2 内科疾病诊治经验概述第39-40页
    2 李玉贤主任医师内科疾病诊治临床经验总结第40-81页
        2.1 胸痹的辨治经验第41-44页
        2.2 心悸辨治经验第44-47页
        2.3 从滋肾平肝、化痰通络配合健脾泄浊法治疗风眩的辨治经验第47-51页
        2.4 心衰辨治经验第51-57页
        2.5 中风病辨治经验第57-60页
        2.6 从金水相生法论治内伤久咳经验第60-62页
        2.7 从金水相生兼解毒散结法治肺癌经验第62-64页
        2.8 慢性肾炎水肿辨治经验第64-68页
        2.9 从健脾益肾兼解毒泄浊消瘸法辨治肾癌经验第68-71页
        2.10 从健脾疏肝兼解毒消瘸法辨治肝癌的经验第71-75页
        2.11 应用辛开苦降兼解毒生肌等法治疗寒热错杂型CAG辨治经验第75-81页
三、学生对李玉贤老师临床经验的继承与创新第81-97页
    1 经方验方合用治疗肺系疾病第81-88页
        1.1 从三阳合病论治小儿感冒高热不退第81-83页
        1.2 化痰通络与透邪出表法并用治鼻渊第83-85页
        1.3 内外合法根治哮病第85-88页
    2 活用名师诊疗思路治杂病第88-91页
        2.1 根据年龄辨治汗证第88-89页
        2.2 疏肝理气与解毒散结法合用治疗不明原因胸胁疼痛第89页
        2.3 从三焦气血津液失和论治不寐第89-91页
    3 活用李师诊疗思路治怪病验案第91-94页
    参考文献第94-97页
综述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西医诊治研究进展第97-115页
    1 CAG的西医病名定义第97页
    2 CAG的中医病名及症状学术渊源第97-99页
        2.1 胃脘痛中医病名论述第98页
        2.2 胃痞(痞满)中医病名论述第98-99页
        2.3 CAG的中医相似症状论述第99页
    3 CAG的中西医病因病机第99-101页
        3.1 历代医家对胃脘痛和胃痞的中医病因病机的主要认识第99-100页
        3.2 现代医家对CAG的中西医病因病机的认识第100-101页
    4 CAG的中医辨证分型第101-102页
        4.1 中虚气滞证第101页
        4.2 脾虚痰瘀证第101-102页
        4.3 脾虚湿阻兼瘀证第102页
        4.4 寒热错杂证第102页
        4.5 阴虚血瘀证第102页
    5 CAG的中医治疗第102-105页
        5.1 历代医家对胃脘痛及胃痞的治法论述第102页
        5.2 “共识意见”中CAG的中医治法第102-103页
        5.3 CAG的中医治疗的合法及选方用药第103-104页
        5.4 CAG的治疗周期第104-105页
    6 CAG的中成药及西医治法第105-106页
    7 CAG相关性试验研究第106-107页
    8 本研究用药相关内容综述第107-109页
        8.1 对照组药物选择依据第107-108页
        8.2 治疗组和胃汤部分用药的药理学研究分析第108-109页
    9 CAG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第109-110页
    10 本课题主攻方向第110-111页
    参考文献第111-115页
“和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研究第115-141页
    前言第115-116页
    1 研究对象第116-120页
        1.1 诊断标准第116-118页
        1.2 病例纳入标准第118页
        1.3 排除病例标准第118-119页
        1.4 剔除、脱落以及中止试验的标准第119-120页
        1.5 安全性观察第120页
    2 研究方法第120-125页
        2.1 试验流程第120-121页
        2.2 观测指标及疗效评价标准第121-123页
        2.3 质量控制第123-124页
        2.4 统计学方法第124-125页
    3 研究结果第125-131页
        3.1 两组基线资料均衡性检验第125页
        3.2 两组临床疗效及试验室血清学指标评定对比第125-131页
        3.3 安全性指标评价第131页
    4 讨论第131-141页
结论第141-143页
参考文献第143-146页
致谢第146-147页
个人简历第147-148页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第148-149页

论文共1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周德安老师主要学术特点及针药结合治疗成人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观察
下一篇:金伯华教授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及金氏针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肾虚督寒证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