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8页 |
英文摘要 | 第8-11页 |
1 引言 | 第11-16页 |
·目的意义 | 第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6页 |
·干物质积累分配与甘薯产量形成的关系 | 第11页 |
·氮肥、钾肥对干物质积累和分配的影响 | 第11-13页 |
·作物对氮的吸收利用及施氮对产量的影响 | 第13-14页 |
·作物对钾的吸收利用及施钾对产量的影响 | 第14页 |
·氮钾互作对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 第14-16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6-19页 |
·试验材料 | 第16页 |
·试验设计 | 第16-17页 |
·取样方法 | 第17页 |
·测定项目和方法 | 第17-18页 |
·即时测定项目和方法 | 第17-18页 |
·室内主要测定项目 | 第18页 |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18-19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19-50页 |
·块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 第19-21页 |
·干物质积累与分配 | 第21-27页 |
·块根膨大与干物质积累 | 第21-25页 |
·植株干物质积累和分配 | 第25-27页 |
·碳水化合物积累特性 | 第27-33页 |
·植株各器官可溶性糖含量 | 第27-30页 |
·植株各器官淀粉含量 | 第30-32页 |
·蔗糖、可溶性糖和淀粉的氮钾单因素和互作效应分析 | 第32-33页 |
·植株性状与光合特性 | 第33-43页 |
·甘薯植株性状 | 第33-35页 |
·叶面积和比叶重 | 第35-36页 |
·叶绿素含量变化 | 第36-38页 |
·光合性能 | 第38-42页 |
·净同化率 | 第42-43页 |
·植株N、K含量及钾肥吸收利用 | 第43-50页 |
·植株各器官N、K含量及K/N比值 | 第43-48页 |
·氮、钾肥生产效率和氮、钾肥利用率 | 第48-50页 |
4 讨论 | 第50-53页 |
·氮肥对甘薯干物质积累和养分吸收的影响及与块根产量形成的关系 | 第50页 |
·钾肥对甘薯干物质积累和养分吸收的影响及与块根产量形成的关系 | 第50-51页 |
·氮、钾互作对甘薯干物质积累和养分吸收的影响及与产量形成的关系 | 第51-53页 |
5 结论 | 第53-54页 |
·氮、钾互作条件下甘薯块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 第53页 |
·氮、钾互作条件下干物质积累和分配 | 第53页 |
·氮、钾互作条件下氮、钾的吸收利用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