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阶烟煤的催化热解特性及机理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1 绪论 | 第10-22页 |
| ·煤炭资源在中国的地位 | 第10-11页 |
| ·煤热解的研究意义 | 第11页 |
| ·煤热解的研究进展 | 第11-16页 |
| ·煤的热解过程 | 第11-12页 |
| ·煤的热解机理 | 第12-14页 |
| ·煤热解的影响因素 | 第14-16页 |
| ·煤热解催化剂及催化作用 | 第16-20页 |
| ·煤热解催化剂种类和催化机理 | 第16-17页 |
| ·催化剂的表征方法 | 第17-18页 |
| ·煤的催化热解研究进展 | 第18-19页 |
| ·煤的催化热解动力学模型 | 第19-20页 |
|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及内容 | 第20-22页 |
| ·研究意义 | 第20页 |
| ·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 ·技术路线 | 第21-22页 |
| 2 实验部分 | 第22-29页 |
| ·实验原料、试剂与仪器 | 第22-23页 |
| ·实验原料和试剂 | 第22页 |
| ·实验仪器 | 第22-23页 |
| ·煤样的预处理及表征 | 第23-24页 |
| ·煤样的预处理 | 第23页 |
| ·煤样的表征 | 第23-24页 |
| ·催化剂的制备 | 第24-25页 |
| ·催化剂的表征 | 第25页 |
| ·BET表征 | 第25页 |
| ·SEM-EDS表征 | 第25页 |
| ·XRD表征 | 第25页 |
| ·煤的催化热解过程分析 | 第25-26页 |
| ·实验仪器与条件 | 第25-26页 |
| ·煤催化热解失重率计算方法 | 第26页 |
| ·南湖煤催化热解的产物分析 | 第26-28页 |
| ·实验仪器与条件 | 第26-27页 |
| ·半焦产物分析 | 第27-28页 |
|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 3 煤样及催化剂的表征 | 第29-33页 |
| ·煤样的表征 | 第29页 |
| ·催化剂的表征 | 第29-32页 |
| ·BET表征 | 第29-30页 |
| ·SEM-EDS表征 | 第30-32页 |
| ·XRD表征 | 第32页 |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 4 煤的催化热解过程研究 | 第33-49页 |
| ·煤的热解过程 | 第33-34页 |
| ·升温速率对煤热解过程的影响 | 第34-37页 |
| ·南湖煤的催化热解过程研究 | 第37-41页 |
| ·催化剂种类对南湖煤的热解过程影响 | 第37-40页 |
| ·催化剂添加量对南湖煤的热解过程影响 | 第40-41页 |
| ·黄陵煤的催化热解过程研究 | 第41-44页 |
| ·催化剂种类对黄陵煤的热解过程影响 | 第41-43页 |
| ·催化剂添加量对黄陵煤的热解过程影响 | 第43-44页 |
| ·鹤岗煤的催化热解过程研究 | 第44-47页 |
| ·催化剂种类对鹤岗煤的热解过程影响 | 第44-47页 |
| ·催化剂种类对鹤岗煤的热解过程影响 | 第47页 |
|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 5 煤的催化热解动力学研究 | 第49-59页 |
| ·南湖煤的催化热解动力学参数计算 | 第49-53页 |
| ·黄陵煤的催化热解动力学参数计算 | 第53-54页 |
| ·鹤岗煤的催化热解动力学参数计算 | 第54-56页 |
| ·活化能与指前因子的补偿效应 | 第56-57页 |
| ·本章小结 | 第57-59页 |
| 6 南湖煤的催化热解产物研究 | 第59-68页 |
| ·南湖煤催化热解气体产物的研究 | 第59-64页 |
| ·南湖煤催化热解固体产物的研究 | 第64-66页 |
| ·南湖煤催化热解液体产物的研究 | 第66-67页 |
|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 7 结论 | 第68-70页 |
| 致谢 | 第70-72页 |
| 参考文献 | 第72-78页 |
| 附录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