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第一章 导言 | 第11-18页 |
·立题背景 | 第11-12页 |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2-14页 |
·研究的目的 | 第12-13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3-14页 |
·研究方法及可能的创新 | 第14-15页 |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15页 |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15-18页 |
第二章 国有资产监管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18-43页 |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8-27页 |
·资产与资本 | 第18-19页 |
·国有资产与国有资本 | 第19-23页 |
·国有资产监管 | 第23-27页 |
·相关理论基础 | 第27-43页 |
·产权理论 | 第27-33页 |
·委托代理理论 | 第33-36页 |
·演化博弈理论 | 第36-43页 |
第三章 现行国有资产监管模式及其演化博弈模型构建 | 第43-65页 |
·国内外国有资产监管研究现状 | 第43-46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43-45页 |
·国外研究状况 | 第45-46页 |
·现行国有资产监管模式 | 第46-59页 |
·我国国有资产监管模式发展沿革 | 第46-47页 |
·国有资产监管模式的管理框架 | 第47页 |
·国有资产国家监管模式 | 第47-50页 |
·国有资产社会监管模式 | 第50-53页 |
·国有资产企业监管模式 | 第53-59页 |
·国有资产监管的演化博弈分析 | 第59-64页 |
·相关研究现状 | 第59-60页 |
·国有资产监管演化博弈模型的建立 | 第60-63页 |
·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 第63-64页 |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四章 演化博弈下国有资产监管模式改革及其效果评价 | 第65-94页 |
·相关研究综述 | 第65-66页 |
·河南省国有资产监管模式的演进 | 第66-69页 |
·国有资产监管模式改革——河南省国有资产运营平台建设 | 第69-77页 |
·平台的主要任务及其功能定位 | 第70-71页 |
·河南省国有资产运营平台运营现状分析 | 第71-74页 |
·河南省国有资产运营平台的发展 | 第74-77页 |
·河南省国有资产监管模式改革的效果绩效评价 | 第77-92页 |
·双重差分法简介及其可行性分析 | 第77-82页 |
·研究设计 | 第82页 |
·实证模型设定及数据说明 | 第82-87页 |
·基准回归分析 | 第87-88页 |
·进一步讨论 | 第88-91页 |
·稳健性检验 | 第91-92页 |
·本章小结 | 第92-94页 |
第五章 国有资产监管模式改革的基本构架 | 第94-107页 |
·国有资产监管模式存在的问题 | 第94-96页 |
·经营性国有资产监管模式存在的问题 | 第94-95页 |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监管模式存在的问题 | 第95页 |
·资源性国有资产监管模式存在的问题 | 第95-96页 |
·国有资产监管模式进一步改革 | 第96-102页 |
·国有资产监管模式改革的原则 | 第96-97页 |
·国有资产监管模式改革的基本架构 | 第97-102页 |
·国外国有资产监管实践 | 第102-106页 |
·美国的国有资产监管模式 | 第102-103页 |
·法国的国有资产监管理模式 | 第103页 |
·意大利的国有资产监管模式 | 第103-104页 |
·英国的国有资产监管模式 | 第104页 |
·新加坡的国有资产监管模式 | 第104-105页 |
·国外国有资产监管模式对我国的启示 | 第105-106页 |
·本章小结 | 第106-107页 |
第六章 构建国有资产监管新模式的政策建议与展望 | 第107-111页 |
·相关政策建议 | 第107-109页 |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109-111页 |
参考文献 | 第111-119页 |
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 第119-120页 |
致谢 | 第120-12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