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通信论文

无线体域网的信道接入和资源分配关键技术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第1章 绪论第10-15页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0-12页
     ·无线体域网的概念和应用第10-11页
     ·无线体域网的技术特点及研究意义第11-12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3页
   ·本文研究内容和主要创新之处第13-14页
   ·本文组织结构第14-15页
第2章 无线体域网信道接入机制第15-27页
   ·无线体域网整体架构第15-16页
   ·信道接入机制概述第16-17页
   ·时隙CSMA/CA接入机制建模第17-22页
     ·网络模型第17-18页
     ·退避过程Markov链模型第18-19页
     ·系统方程及稳态概率分析第19-22页
   ·性能分析第22-24页
     ·饱和吞吐量第22-23页
     ·成功收包率第23页
     ·饱和延迟第23-24页
   ·仿真实验第24-26页
     ·仿真环境及参数第24页
     ·仿真结果分析第24-26页
   ·本章小结第26-27页
第3章 无线体域网内传输调度策略第27-37页
   ·突发传输概述第27-28页
   ·突发传输调度策略第28-30页
     ·信道传输质量模型第28-29页
     ·预测传输调度策略第29-30页
   ·性能分析第30-32页
     ·数据包平均能耗第30-31页
     ·成功收包率第31-32页
     ·平均传输延迟第32页
   ·仿真实验第32-36页
     ·仿真环境及参数设置第32-33页
     ·仿真结果分析第33-36页
   ·本章小结第36-37页
第4章 无线体域网间干扰抑制策略第37-51页
   ·网间干扰系统模型第37-40页
     ·信道模型第37-38页
     ·Sigmod效用函数第38-40页
     ·代价函数第40页
   ·功率控制博弈策略第40-46页
     ·功率控制模型第40-41页
     ·最优功率第41-43页
     ·存在唯一性第43-44页
     ·功率调整算法第44-46页
   ·仿真实验第46-50页
     ·仿真环境及参数设定第46-47页
     ·仿真结果分析第47-50页
   ·本章小结第50-51页
第5章 总结与展望第51-53页
   ·总结第51-52页
   ·展望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7页
致谢第57-58页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和成果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Wi-Fi指纹的室内定位方法研究及系统实现
下一篇:基于ZigBee的链状无线传感器网络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