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9-13页 |
·植物细胞质雄性不育 | 第9页 |
·植物细胞雄性不育基因及相关互作蛋白质的研究 | 第9-10页 |
·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研究方法 | 第10-12页 |
·免疫共沉淀技术 | 第10页 |
·酵母单(双)杂交技术 | 第10-11页 |
·蛋白质Pull-down技术 | 第11-12页 |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2-13页 |
第二章 ORF216蛋白与ORFH79蛋白的互作分析 | 第13-29页 |
·实验材料、试剂及仪器 | 第13-16页 |
·实验材料 | 第13-14页 |
·实验试剂 | 第14-16页 |
·实验方法 | 第16-24页 |
·含有GST标签ORFH79原核表达载体构建 | 第16-20页 |
·p GEX-6p1-orf H79融合蛋白的诱导表达 | 第20-23页 |
·ORFH79的蛋白纯化。 | 第23页 |
·ORF216与ORFH79的蛋白相互作用分析。 | 第23-24页 |
·蛋白洗脱结果SDS-PAGE、银染及Western Blot分析 | 第24页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24-28页 |
·p GEX-6p1-orf H79原核表达载体构建 | 第24-25页 |
·融合GST标签p GEX-6p1-orf H79蛋白诱导表达 | 第25-26页 |
·ORF216与ORFH79蛋白pull-down实验 | 第26-28页 |
·ORFH79蛋白纯化实验 | 第28页 |
·讨论 | 第28-29页 |
第三章 ORF216蛋白与水稻线粒体蛋白的Western blot检测 | 第29-34页 |
·实验材料、试剂及仪器 | 第29-30页 |
·实验材料 | 第29页 |
·实验试剂包括试剂、纯度及配制 | 第29-30页 |
·实验方法 | 第30-31页 |
·水稻不同品种线粒体的提取 | 第30-31页 |
·不同水稻品种线粒体蛋白SDS-PAGE分析 | 第31页 |
·不同水稻品种线粒体蛋白Western Blot分析 | 第31页 |
·实验结果 | 第31-33页 |
·水稻黄化苗的培养及线粒体的提取 | 第31-32页 |
·线粒体蛋白的提取及western blot检测 | 第32-33页 |
·讨论 | 第33-34页 |
第四章 ORF216与Os RPLx和Os ATP5x互作的分析 | 第34-49页 |
·实验材料、试剂及仪器 | 第34-36页 |
·实验材料 | 第34-35页 |
·实验试剂 | 第35-36页 |
·实验方法 | 第36-41页 |
·水稻RNA的提取 | 第36-37页 |
·含有GST标签Os RPLx及Os ATP5x原核表达载体构建 | 第37-40页 |
·p GEX-4T1-Os RPLx和p GEX-6P1-Os ATP5x融合蛋白的诱导表达 | 第40页 |
·ORF216与Os RPLx和Os ATP5x的蛋白相互作用分析。 | 第40页 |
·互作蛋白洗脱结果SDS-PAGE、银染及Western Blot分析 | 第40-41页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1-48页 |
·水稻品种YTA叶片RNA的提取及检测 | 第41页 |
·水稻Os RPLx基因和Os ATP5x基因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41-42页 |
·融合GST标签Os RPLx蛋白和Os ATP5x蛋白诱导表达 | 第42-44页 |
·ORF216与Os RPLx蛋白和Os ATP5x蛋白互作的验证 | 第44-48页 |
·讨论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