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法学各部门论文--司法制度论文--司法行政论文

判决书的有效性研究--按照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所做的分析

中文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0页
绪论第10-14页
第一章 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的介绍第14-24页
 第一节 交往行为理论的提出第14-15页
  一、 合理性的困境第14-15页
  二、 哈贝马斯的主张第15页
 第二节 交往行为理论的主要内容第15-20页
  一、 交往行为的概念第15-17页
  二、 交往行为的类别第17-20页
 第三节 成功的交往行为需要满足的标准第20-24页
  一、 衡量一个成功的交往行为的有效性要求第20-21页
  二、 有效性要求的主题化和交往模式第21-24页
第二章 对判决书有效性的分析第24-38页
 第一节 判决书概说第24-27页
  一、 判决书的内容第24-25页
  二、 判决书的功能第25-26页
  三、 判决书的目的第26-27页
 第二节 判决书有效性的影响因素第27-31页
  一、 判决书的法律论证有效性第27-29页
  二、 影响因素第29-31页
 第三节 判决书有效性的标准第31-38页
  一、 真实性第31-33页
   (一)事实认定的真实第31-32页
   (二)表达的真实第32-33页
  二、 正确性第33-35页
   (一)引导判决正确性的共识第33-34页
   (二)对话和商谈第34-35页
  三、 真诚性第35-38页
   (一)诉讼中的控辩平等第35-36页
   (二)法官的正义情怀第36-38页
第三章 提高判决书有效性的对策第38-46页
 第一节 对法官的要求第38-41页
  一、 强化法官中立的观念第38页
  二、 侧重判决理由第38-40页
  三、 把握受众心理,改善对话和修辞第40页
  四、 法官的释明义务促成共识第40-41页
  五、 提高法官的综合素质第41页
 第二节 对制度的建议第41-46页
  一、 改善司法环境第41-42页
  二、 当事人的程序参与第42-43页
  三、 对法官队伍建设的制度建议第43-46页
结论第46-48页
参考文献第48-52页
致谢第52-54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第54-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我国陪审制度的发展方向--以某某省高院陪审制度改革为研究视角
下一篇:我国小额诉讼程序的适用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