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扬琴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绪论 | 第8-12页 |
一、选题依据 | 第8-9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0-12页 |
第一章 恩施扬琴的历史溯源 | 第12-21页 |
第一节 恩施扬琴的起源 | 第12-15页 |
第二节 民国初年的恩施扬琴 | 第15-18页 |
一、演唱形式 | 第15页 |
二、唱堂会 | 第15-16页 |
三、乐器编制 | 第16-18页 |
第三节 20世纪40年代末恩施扬琴的式微 | 第18页 |
第四节 20世纪50年代以后的恩施扬琴 | 第18-20页 |
一、挖掘整理 | 第18-20页 |
二、发展创新 | 第20页 |
小结 | 第20-21页 |
第二章 恩施扬琴的题材与创作方式 | 第21-25页 |
第一节 恩施扬琴的题材 | 第21-23页 |
一、历史题材 | 第21-23页 |
二、现实题材 | 第23页 |
第二节 恩施扬琴的创作 | 第23-24页 |
一、曲牌沿用 | 第23页 |
二、今人创作 | 第23-24页 |
小结 | 第24-25页 |
第三章 恩施扬琴的唱腔曲牌 | 第25-37页 |
第一节 恩施扬琴的声腔及其基本功能 | 第25-30页 |
第二节 曲牌音乐 | 第30-35页 |
第三节 器乐曲牌 | 第35-36页 |
小结 | 第36-37页 |
第四章 恩施扬琴的表演形式及伴奏艺术 | 第37-46页 |
第一节 乐队组合及表演形式 | 第37-38页 |
第二节 恩施扬琴的伴奏艺术 | 第38-43页 |
第三节 与其他传统曲艺表演形式的异同 | 第43-44页 |
小结 | 第44-46页 |
第五章 恩施扬琴的艺人 | 第46-54页 |
第一节 艺人谱系 | 第46-51页 |
一、第五代传承人—孙邦固 | 第49-50页 |
二、恩施自治州传承人—周金福 | 第50-51页 |
第二节 恩施扬琴的保护与传承 | 第51-53页 |
一、恩施扬琴的生存现状 | 第51页 |
二、探寻恩施扬琴发展的新模式 | 第51-53页 |
三、政府的重视与保护 | 第53页 |
四、艺人传承培养 | 第53页 |
小结 | 第53-54页 |
结语 | 第54-56页 |
附录 | 第56-58页 |
1.湖北恩施扬琴州级传承人周金福采访录 | 第56页 |
2.恩施扬琴代表曲目 | 第56-58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58-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