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生物工程学(生物技术)论文--酶工程论文

褐藻胶裂解酶产生菌的鉴定及产酶固定化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一章 综述第9-18页
   ·褐藻胶寡糖概述第9-12页
     ·褐藻寡糖的结构性质第9-10页
     ·褐藻酸的降解第10-11页
       ·化学法第10页
       ·物理法第10-11页
       ·酶降解法第11页
     ·褐藻酸及其衍生物的应用第11-12页
   ·褐藻胶裂解酶概述第12-14页
     ·褐藻胶裂解酶菌株来源第13页
     ·褐藻胶裂解酶菌株研究状况第13页
     ·微生物褐藻胶裂解酶的分类第13-14页
   ·酶固定化第14-17页
     ·常见的固定化方法第14-16页
     ·不同固定化方法比较和联用第16-17页
   ·本课题的意义和研究内容第17-18页
     ·研究意义第17页
     ·研究内容第17-18页
第二章 产褐藻胶裂解酶的菌株的鉴定第18-31页
   ·材料与仪器第18-20页
     ·菌种第18页
     ·主要实验药品第18-19页
     ·主要实验仪器第19页
     ·培养基第19页
     ·细菌 16S rDNA引物第19-20页
   ·实验方法第20-24页
     ·菌株形态学特征第20-21页
       ·菌种活化与保藏第20页
       ·革兰氏染色第20页
       ·最适生长温度第20页
       ·最适生长pH第20-21页
       ·需氧测定第21页
     ·细菌生理生化指标测定第21页
       ·碳源利用测定第21页
       ·氮源利用测定第21页
       ·明胶液化试验第21页
       ·V-P与M-R试验第21页
     ·细菌 16S rDNA序列分析第21-24页
       ·L1菌株DNA的提取第22页
       ·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第22-23页
       ·PCR及其产物测序第23页
       ·序列分析及系统发育树的构建第23-24页
   ·结果与分析第24-30页
     ·菌种显微观察及形态特征第24页
     ·菌株L1的生理特征第24-26页
     ·菌种L1分子生物学鉴定第26-30页
       ·菌种L1的 16S r DNA PCR第26-27页
       ·16S rDNA PCR产物的序列分析和系统发育树第27-30页
   ·小结第30-31页
第三章 产褐藻胶裂解酶菌株L1产酶固定化研究第31-42页
   ·材料与仪器第31-32页
     ·菌种第31页
     ·主要实验仪器第31页
     ·主要实验药品第31-32页
   ·实验方法第32-35页
     ·培养基第32页
     ·菌株L1生长曲线与产酶曲线的测定第32页
     ·菌株L1产酶曲线第32页
     ·酶固定化方法第32-34页
       ·粗酶液的制备第32页
       ·硅藻土活化预处理第32-33页
       ·硅藻土固定化方法第33页
       ·酶活的测定及计算第33-34页
     ·菌株产酶固定化条件的单因素影响第34页
     ·正交试验第34-35页
   ·结果与分析第35-41页
     ·菌株L1生长曲线与产酶曲线第35页
     ·硅藻土用量对固定化的影响第35-36页
     ·固定化时间对固定化的影响第36-37页
     ·固定化温度对固定化的影响第37页
     ·固定化pH对固定化的影响第37-38页
     ·正交试验第38-39页
     ·固定化酶与游离酶温度稳定性比较第39页
     ·固定化酶与游离酶pH稳定性比较第39-40页
     ·固定化酶的操作稳定性第40-41页
   ·小结第41-42页
第四章 结论第42-43页
参考文献第43-47页
致谢第47-48页
附录A L~1 菌株 16S RDNA序列第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缺口件多轴疲劳寿命预测方法研究
下一篇:乳杆菌菌株对人肠上皮细胞屏障功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