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特种结构材料论文

粗糙基底上纳米液滴蒸发的研究

中文摘要第1-4页
英文摘要第4-8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0页
   ·研究背景第8-9页
   ·主要研究内容第9-10页
第二章 表面润湿与移动的接触线第10-19页
   ·表面能(表面张力)第10-11页
   ·拉普拉斯定律第11-13页
   ·铺展参数第13页
   ·理想表面的Young方程第13-14页
   ·实际表面的润湿方程第14-18页
     ·Wenzel模型第14-16页
     ·Cassie模型第16-17页
     ·“接触角迟滞”和三相接触线的“钉扎”现象第17-18页
   ·本章小结第18-19页
第三章 固着液滴的蒸发第19-36页
   ·固着液滴的蒸发模式第19-24页
     ·常接触角模式第20-22页
     ·常接触面积模式第22页
     ·液滴蒸发过程中三相接触线“钉扎”和“去钉扎”效应第22-24页
   ·“咖啡环效应”及几个影响因素第24-35页
     ·“咖啡环效应”第24-25页
     ·Marangoni流的影响第25-26页
     ·毛细作用力的影响第26-28页
     ·液滴尺寸的影响第28-30页
     ·DLVO理论在粒子沉积中的应用第30-33页
     ·悬浮颗粒形状及表面活性剂的影响第33-34页
     ·电润湿的影响第34-35页
   ·本章小结第35-36页
第四章 粗糙基底上纳米液滴的蒸发第36-48页
   ·研究背景第36-37页
   ·模型和方法第37-39页
   ·初始配置第39-40页
   ·模拟过程第40-41页
   ·数据处理第41页
   ·结果与讨论第41-46页
     ·浓度第41-42页
     ·温度第42-43页
     ·纳米液滴尺寸第43-44页
     ·接触角,接触半径和球度第44-46页
   ·本章小结第46-48页
第五章 总结和展望第48-49页
   ·全文总结第48页
   ·展望第48-49页
附录第49-73页
 附录A 光滑系统初始时刻原子分布第50-53页
 附录B 粗糙系统初始时刻原子分布第53-57页
 附录C 分子动力学模拟的LAMMPS输入文件第57-59页
 附录D 统计不同时刻液滴内的粒子数目及三相温度第59-65页
 附录E 统计液滴内部每个代表点的浓度分布第65-70页
 附录F 求取接触角、接触半径及球度第70-73页
参考文献第73-77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第77-78页
致谢第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系统辨识结合模型预测控制在前馈控制轨迹规划中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金属纳米颗粒的等离子体模式与光热耦合性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