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9页 |
| 第一章 研究背景 | 第9-16页 |
| ·前言 | 第9-10页 |
| ·AMPK研究进展 | 第10-16页 |
| ·AMPK结构 | 第10-11页 |
| ·AMPK的活性调节 | 第11-12页 |
| ·AMPK与能量代谢关系 | 第12-13页 |
| ·天然AMPK激动剂 | 第13-16页 |
| 第二章 罗汉果苷元(mogrol)类似物的设计、合成及激活AMPK活性构效关系研究 | 第16-32页 |
| ·罗汉果研究背景 | 第16-20页 |
| ·罗汉果概况 | 第16页 |
| ·罗汉果药理活性研究 | 第16-17页 |
| ·罗汉果化学成分研究 | 第17-20页 |
| ·罗汉果皂苷体内代谢研究 | 第20页 |
| ·先导化合物的确定 | 第20-23页 |
| ·量丰葫芦烷型化合物的发现 | 第20-21页 |
| ·罗汉果提取物酸水解产物激活AMPK | 第21-22页 |
| ·罗汉果苷元(mogrol)激活AMPK | 第22-23页 |
| ·实验设计思路及技术路线 | 第23-26页 |
| ·mogrol结构修饰设计思路 | 第23-25页 |
| ·技术路线 | 第25-26页 |
| ·mogrol类似物的合成与激活AMPK磷酸化活性评价 | 第26-32页 |
| ·mogrol C-24位仲胺衍生物的合成 | 第26-27页 |
| ·mogrol C-24位酰胺类衍生物的合成 | 第27-29页 |
| ·mogrol C-24位脲类衍生物的合成 | 第29页 |
| ·mogrol C-24位氨基甲酸酯类衍生物的合成 | 第29-30页 |
| ·罗汉果苷元(mogrol)类似物激活AMPK磷酸化活性评价与构效关系总结 | 第30-31页 |
| ·展望 | 第31-32页 |
| 第三章 实验部分 | 第32-48页 |
| ·分析测试仪器及实验材料 | 第32-33页 |
| ·化合物分析测试仪器 | 第32页 |
| ·实验试剂及实验室常规处理方法 | 第32-33页 |
| ·显色剂的配制 | 第33页 |
| ·实验材料 | 第33页 |
| ·罗汉果苷元衍生物的制备 | 第33-46页 |
| ·mogrol的制备 | 第33-35页 |
| ·mogrol C-24位胺类衍生物的制备 | 第35-42页 |
| ·mogrol C-24位酰胺类衍生物的制备 | 第42-43页 |
| ·mogrol C-24位脲类衍生物的制备 | 第43-45页 |
| ·mogrol C-24位氨基甲酸酯类衍生物的制备 | 第45-46页 |
| ·罗汉果苷元(mogrol)衍生物激活AMPK生物活性测试 | 第46-48页 |
| ·试剂 | 第46页 |
| ·实验使用蛋白酶、抗体和病毒 | 第46页 |
| ·细胞株及培养液 | 第46页 |
| ·主要耗材 | 第46页 |
| ·HTRF法检测AMPK活性 | 第46-47页 |
| ·滤纸法检测化合物对AMPK的激活作用 | 第47页 |
| ·统计分析 | 第47-48页 |
|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 第48-49页 |
| ·全文总结 | 第48页 |
| ·展望 | 第48-49页 |
| 参考文献 | 第49-55页 |
| 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5-56页 |
| 致谢 | 第56-57页 |
| 附录 | 第57-70页 |
| 1 化合物数据一览表 | 第57-59页 |
| 2 关键化合物谱图 | 第59-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