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2页 |
绪论 | 第12-17页 |
一、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二、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3-15页 |
三、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四、 创新与不足 | 第16-17页 |
第一章 个人所得税的内涵及其社会福利价值 | 第17-26页 |
第一节 个人所得税的兴起 | 第17-19页 |
第二节 个人所得税法的规范内容 | 第19-22页 |
一、 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主体 | 第19页 |
二、 个人所得税的征税对象 | 第19-20页 |
三、 个人所得税的课税模式 | 第20-21页 |
四、 个人所得税的减免制度 | 第21页 |
五、 个人所得税的税率 | 第21-22页 |
第三节 个人所得税内含的福利保障 | 第22-26页 |
一、 基于社会福利对收入进行再分配 | 第23页 |
二、 以社会福利为价值目标的课税模式选择 | 第23-24页 |
三、 纳税单位选择中的社会福利权衡 | 第24页 |
四、 减免制度是实现社会福利价值的重要手段 | 第24-25页 |
五、 税率设计直接影响社会福利 | 第25-26页 |
第二章 我国个人所得税制的发展及其对福利保障的不足 | 第26-31页 |
第一节 我国个人所得税制的建立与发展 | 第26-27页 |
一、 我国个人所得税制的初步建立 | 第26-27页 |
二、 我国个人所得税制的改革进程 | 第27页 |
第二节 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对福利保障的不足 | 第27-31页 |
一、 课税模式对福利保障的不足 | 第28-29页 |
二、 纳税单位选择上造成的福利保障不足 | 第29页 |
三、 减免制度对福利保障的不足 | 第29-30页 |
四、 税率设计对福利保障的不足 | 第30-31页 |
第三章 个人所得税法促进社会福利的域外经验 | 第31-39页 |
第一节 域外个人所得税课税模式对社会福利的促进 | 第31-32页 |
第二节 域外个人所得税纳税单位选择对社会福利的促进 | 第32-34页 |
第三节 域外个人所得税减免制度对社会福利的促进 | 第34-36页 |
第四节 域外个人所得税税率设计对社会福利的促进 | 第36-39页 |
第四章 我国个人所得税制改革对福利保障的实现路径 | 第39-49页 |
第一节 采用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课税模式 | 第40-43页 |
一、 征税范围的完善以及所得项目的划分 | 第41-42页 |
二、 课税模式中的繁简结合 | 第42-43页 |
第二节 以家庭为纳税单位促进实质公平 | 第43-44页 |
一、 纳税单位的设计 | 第43-44页 |
二、 征收方式与申报制度 | 第44页 |
第三节 完善减免制度 | 第44-46页 |
一、 费用扣除的指数化 | 第44-45页 |
二、 费用扣除的制度设计 | 第45-46页 |
第四节 税率设计充分考虑社会福利 | 第46-49页 |
一、 优化税率结构 | 第47-48页 |
二、 税率实行税收的指数化调整 | 第48页 |
三、 负所得税的运用 | 第48-49页 |
结语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4页 |
后记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