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自锚式悬索桥体系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5页 |
·悬索桥的发展历史 | 第8-9页 |
·国内外自锚式悬索桥的发展概况 | 第9-11页 |
·自锚式悬索桥的特点 | 第9页 |
·国外自锚式悬索桥的发展 | 第9-10页 |
·国内自锚式悬索桥的发展 | 第10-11页 |
·混凝土自锚式悬索桥的发展现状 | 第11-12页 |
·混凝土自锚式悬索桥设计概述 | 第12-13页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3-15页 |
·本文的研究目的 | 第13-14页 |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第2章 混凝土自锚式悬索桥成桥状态分析 | 第15-23页 |
·概述 | 第15页 |
·悬索桥静力计算基本理论 | 第15-16页 |
·雾凇大桥工程概述 | 第16页 |
·雾凇大桥有限元计算模型 | 第16-17页 |
·混凝土自锚式悬索桥成桥状态分析 | 第17-21页 |
·恒载作用效应分析 | 第17-19页 |
·活载作用效应分析 | 第19-20页 |
·温度作用效应分析 | 第20-21页 |
·基础沉降计算分析 | 第21页 |
·本章小结 | 第21-23页 |
第3章 混凝土自锚式悬索桥静力特性分析 | 第23-29页 |
·概述 | 第23页 |
·活载非线性研究 | 第23-24页 |
·结构体系布置对混凝土自锚式悬索桥静力特性的影响 | 第24-25页 |
·主缆矢跨比变化 | 第24-25页 |
·锚跨设置 | 第25页 |
·结构参数变化 | 第25-28页 |
·主缆弹性模量变化 | 第25-26页 |
·主梁截面面积变化 | 第26-27页 |
·主梁竖向抗弯刚度变化 | 第27-28页 |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4章 混凝土自锚式悬索桥动力特性分析 | 第29-36页 |
·概述 | 第29页 |
·雾凇大桥的动力特性 | 第29-30页 |
·结构体系布置对混凝土自锚式悬索桥动力特性的影响 | 第30-32页 |
·主缆矢跨比变化 | 第30-31页 |
·锚跨设置 | 第31-32页 |
·结构参数变化 | 第32-34页 |
·主缆弹性模量变化 | 第32-33页 |
·主梁截面面积变化 | 第33-34页 |
·主梁竖向抗弯刚度变化 | 第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6页 |
第5章 混凝土自锚式悬索桥地震反应分析 | 第36-59页 |
·概述 | 第36-37页 |
·地震反应分析的反应谱法 | 第37-47页 |
·反应谱的基本理论 | 第37-38页 |
·地震动输入 | 第38-39页 |
·纵向地震分量效应分析 | 第39-41页 |
·横向地震分量效应分析 | 第41-43页 |
·竖向地震分量效应分析 | 第43-45页 |
·三向地震分量组合 | 第45页 |
·锚跨布置的影响 | 第45-47页 |
·地震反应分析的时程分析法 | 第47-57页 |
·时程分析的基本理论 | 第47-48页 |
·人工拟合地震波 | 第48-49页 |
·纵向地震分量效应分析 | 第49-51页 |
·横向地震分量效应分析 | 第51-54页 |
·竖向地震分量效应分析 | 第54-56页 |
·多维地震作用下结构动力反应 | 第56-57页 |
·本章小结 | 第57-59页 |
结论 | 第59-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