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钢管混凝土拱桥长期监测的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4页 |
·课题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9页 |
·课题来源 | 第9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9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第9-12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2-14页 |
·工程背景 | 第12页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2-14页 |
第2章 潮白河大桥监测系统组成及外观检测 | 第14-28页 |
·系统概述 | 第14-16页 |
·传感器系统 | 第14-15页 |
·信息采集系统 | 第15-16页 |
·行走廊道 | 第16页 |
·外观检测 | 第16-18页 |
·定期检测 | 第16-17页 |
·特殊检查 | 第17-18页 |
·检查结论和养护建议 | 第18页 |
·桥梁单元识别系统 | 第18-26页 |
·本章小结 | 第26-28页 |
第3章 潮白河大桥有限元模型建立及静力监测分析 | 第28-42页 |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28页 |
·恒载效应 | 第28-31页 |
·车辆活载效应 | 第31-32页 |
·模态分析 | 第32-33页 |
·工况设计 | 第33-37页 |
·静载加载试验监测 | 第37-41页 |
·桥面位移测点布置 | 第37-38页 |
·位移监测 | 第38-39页 |
·吊杆伸长监测 | 第39页 |
·应力监测 | 第39-40页 |
·监测数据分析与主拱弹模修正 | 第40-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4章 潮白河大桥动力荷载试验及动力特性分析 | 第42-58页 |
·动力试验目的和内容 | 第42-43页 |
·结构脉动试验 | 第42-43页 |
·桥梁结构强迫振动试验 | 第43页 |
·动力试验工况设置 | 第43-45页 |
·跳车试验 | 第43页 |
·跑车试验 | 第43-44页 |
·脉动试验 | 第44页 |
·动力试验测点布置 | 第44-45页 |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45-49页 |
·动力特性实测分析 | 第49-52页 |
·动挠度试验结果分析 | 第52-56页 |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第5章 健桥之星监测系统软件介绍 | 第58-83页 |
·总体设计目标 | 第58页 |
·系统主要特点 | 第58-60页 |
·完备的基础数据 | 第58-59页 |
·海量存储采集数据的优化存储和备份存档 | 第59页 |
·丰富的可扩充的监测算法库 | 第59页 |
·有限元模型的3D 显示 | 第59-60页 |
·精心设计方便操作的用户界面 | 第60页 |
·系统逻辑结构 | 第60页 |
·主要功能模块 | 第60-61页 |
·系统主监控页面功能操作 | 第61-64页 |
·系统管理模块 | 第64-69页 |
·传感器 | 第64-66页 |
·数据采集设备 | 第66-68页 |
·通道与传感器-匹配连接 | 第68-69页 |
·实时监测模块 | 第69-76页 |
·Micron 存储策略与参数设置 | 第70-73页 |
·连接到 Micron 数采服务器 | 第73-74页 |
·执行 Micron 自动存储单一时段/任务计划 | 第74页 |
·连接 Micron sm125 | 第74页 |
·开始/停止-接收数据 | 第74-76页 |
·修改峰值探测参数 | 第76页 |
·数据管理模块 | 第76-82页 |
·光纤光栅传感器-历史采集数据 | 第76-77页 |
·光纤光栅传感器-计算数据 | 第77-78页 |
·光纤光栅传感器-时程曲线 | 第78-81页 |
·光纤光栅传感器-平面分布图 | 第81-82页 |
·本章小结 | 第82-83页 |
结论 | 第83-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89页 |
致谢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