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包络脉宽和相位差分调制的低功耗数字型发送前级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13页 |
| ·极坐标发射机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11-12页 |
| ·论文工作安排 | 第12-13页 |
| 第2章 发射机结构分析 | 第13-22页 |
| ·传统调制发射机结构分析 | 第13-16页 |
| ·外差式结构 | 第13-14页 |
| ·直接上变频结构 | 第14-16页 |
| ·极坐标调制发射机结构分析 | 第16-19页 |
| ·极坐标发射机总体设计方案 | 第19-21页 |
|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 第3章 发射机关键子模块实现 | 第22-65页 |
| ·相位调制通路 | 第23-51页 |
| ·Delta-Sigma DAC设计 | 第23-32页 |
| ·压控振荡器设计 | 第32-42页 |
| ·自动频率校准环路设计 | 第42-51页 |
| ·包络调制通路 | 第51-64页 |
| ·脉冲宽度调制信号产生模块 | 第51-54页 |
| ·D类输出级设计 | 第54-59页 |
| ·单元延时自校准环路 | 第59-64页 |
|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 第4章 系统仿真验证分析 | 第65-69页 |
| ·仿真模块搭建 | 第65-66页 |
| ·系统仿真分析 | 第66-69页 |
| 第5章 版图设计 | 第69-74页 |
| ·模拟模块版图实现 | 第69-72页 |
| ·数字模块后端实现 | 第72-74页 |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4-76页 |
| 参考文献 | 第76-79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 第79-80页 |
| 致谢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