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4页 |
·课题背景 | 第10-11页 |
·煤化工产业的发展 | 第10-11页 |
·我国煤化工产业发展面临的环境问题 | 第11页 |
·煤化工废水简介 | 第11-13页 |
·煤化工废水的来源 | 第11-12页 |
·煤化工废水的特点 | 第12-13页 |
·煤化工废水处理技术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一级处理 | 第13页 |
·二级处理 | 第13-14页 |
·深度处理 | 第14-15页 |
·臭氧与催化臭氧氧化技术 | 第15-20页 |
·臭氧氧化技术 | 第15-16页 |
·催化臭氧氧化技术 | 第16-20页 |
·其他高级氧化技术及其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 第20-22页 |
·湿式氧化技术 | 第20页 |
·超声波氧化技术 | 第20页 |
·电化学氧化技术 | 第20-21页 |
·光催化氧化技术 | 第21页 |
·超临界水氧化技术 | 第21页 |
·Fenton 技术 | 第21-22页 |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22-24页 |
·本课题的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2-23页 |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3-24页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24-27页 |
·实验试剂和实验方法 | 第24-25页 |
·实验装置 | 第25页 |
·催化剂的制备 | 第25-26页 |
·载体预处理 | 第25-26页 |
·锰氧化物催化剂的制备 | 第26页 |
·催化剂的表征 | 第26页 |
·水样分析方法 | 第26-27页 |
第3章 煤化工废水生化二级出水水质分析 | 第27-37页 |
·常规水质分析 | 第27-28页 |
·主要有机组分的定性鉴定及半定量分析 | 第28页 |
·GC/MS 的定性标准 | 第28页 |
·GC/MS 的半定量方式 | 第28页 |
·样品前处理 | 第28-29页 |
·动态顶空(吹扫捕集)法 | 第28-29页 |
·液-液萃取 | 第29页 |
·水样的定性分析 | 第29-36页 |
·总离子流图的分析 | 第29-31页 |
·二级出水中的有机物分类以及相对含量 | 第31-32页 |
·典型污染物质的解析 | 第32-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4章 非均相催化臭氧氧化处理对氯苯酚的研究 | 第37-49页 |
·锰氧化物/γ-Al_2O_3 催化剂的组成与表面形态 | 第37-40页 |
·比表面积分析(BET) | 第37页 |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第37-39页 |
·X-射线衍射分析(XRD) | 第39-40页 |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 第40页 |
·臭氧催化氧化性能考察 | 第40-42页 |
·羟基自由基的作用 | 第42-43页 |
·非均相催化臭氧氧化降解对氯苯酚的影响因素 | 第43-48页 |
·臭氧浓度的影响 | 第43-44页 |
·催化剂投加量的影响 | 第44-45页 |
·初始pH 值的影响 | 第45-47页 |
·反应温度的影响 | 第47页 |
·初始浓度的影响 | 第47-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5章 煤化工废水的深度处理及成本分析 | 第49-54页 |
·非均相催化臭氧氧化法深度处理煤化工废水 | 第49-51页 |
·催化剂的效果考察 | 第49-50页 |
·催化剂稳定性考察 | 第50页 |
·催化臭氧氧化深度处理煤化工废水及其意义 | 第50-51页 |
·几种高级氧化技术深度处理煤化工废水 | 第51-52页 |
·高级氧化技术深度处理煤化工废水的成本分析 | 第52-53页 |
·分析方法 | 第52页 |
·不同高级氧化技术深度处理煤化工废水的成本对比 | 第52-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结论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6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0-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