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企业以"企业盈利"向"顾客导向"转变的研究--以中国移动为案例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9-12页 |
一、选题背景 | 第9-11页 |
二、通信服务的概述 | 第11-12页 |
三、选题意义 | 第12页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12-15页 |
一、国外通信服务研究综述 | 第12-14页 |
二、国内通信服务研究综述 | 第14-15页 |
三、国内外通信服务研究综述小结 | 第15页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一、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6页 |
第四节 可能的创新之处与存在的不足 | 第16-17页 |
一、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16页 |
二、存在的不足 | 第16-17页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阐述 | 第17-21页 |
第一节 通信公司相关概念界定 | 第17-18页 |
一、通信的概述 | 第17页 |
二、通信企业的概述 | 第17-18页 |
第二节 通信公司服务相关理论基础 | 第18-21页 |
一、公共性理论 | 第18-19页 |
二、外部性理论 | 第19页 |
三、顾客导向理论 | 第19-21页 |
第三章 中国移动公司服务模式分析 | 第21-32页 |
第一节中国移动公司的概况 | 第21-24页 |
一、国内通信服务发展现状 | 第21页 |
二、中国移动公司发展历程 | 第21-22页 |
三、中国移动公司服务渠道 | 第22-24页 |
第二节 中国移动公司发展环境分析 | 第24-29页 |
一、外部环境分析 | 第24-27页 |
二、内部环境分析 | 第27-29页 |
第三节 以“盈利为中心”的模式存在的问题 | 第29-32页 |
一、企业垄断造成的社会福利性不足 | 第29-30页 |
二、企业盈利的主导性造成企业自身发展的困境 | 第30页 |
三、以盈利为主的管理模式对社会发展的不足 | 第30-32页 |
第四章 中国移动服务模式转变研究 | 第32-39页 |
第一节 国外通信服务发展现状 | 第32-34页 |
一、美国 | 第32-33页 |
二、日本 | 第33页 |
三、法国 | 第33-34页 |
第二节 中国通信市场发展的回顾 | 第34-35页 |
一、通信业垄断经营阶段 | 第34页 |
二、通信业开放竞争阶段 | 第34-35页 |
三、通信业的兼并重组 | 第35页 |
四、中国移动的转变 | 第35页 |
第三节 中国通信企业向社会公益性的转变 | 第35-37页 |
一、垄断性经营向责任性经营的转变 | 第35-36页 |
二、盈利性经营向社会公益性经营的转变 | 第36页 |
三、企业本位经营向客户需求导向经营的转变 | 第36-37页 |
第四节 政府对服务模式转变的可行性研究 | 第37-39页 |
一、政府政策的可行性 | 第37页 |
二、政府技术的可行性 | 第37-38页 |
三、政府需求的可行性 | 第38-39页 |
第五章通信企业向顾客导向转型的管理策略 | 第39-46页 |
第一节 顾客导向下的通信策略 | 第39-41页 |
一、顾客产品策略 | 第39-40页 |
二、顾客品牌策略 | 第40页 |
三、顾客价格策略 | 第40-41页 |
第二节 顾客导向下的服务策略 | 第41-42页 |
一、顾客导向下政府服务角色 | 第41页 |
二、企业竞争机制下的服务理念 | 第41-42页 |
三、顾客导向下的企业责任 | 第42页 |
第三节 顾客导向下的发展策略 | 第42-44页 |
一、树立“以客户为导向”的服务理念 | 第42-43页 |
二、加大对通信产品研发的创新力度 | 第43页 |
三、培养优秀的企业文化 | 第43页 |
四、促进管理方式的转变 | 第43-44页 |
第四节 政府促进通信行业转型的策略 | 第44-46页 |
一、制定通信政策法规,规范通信市场运作 | 第44页 |
二、放宽渠道,放松通信行业进入规制 | 第44页 |
三、创造环境,鼓励通信企业应主动“走出去” | 第44-45页 |
四、加强市场监管,保证服务质量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后记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