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7页 |
·问题的提出及意义 | 第11-12页 |
·文献综述 | 第12-14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 | 第14-15页 |
·差距分析法 | 第15页 |
·研究思路和主要观点 | 第15-16页 |
·创新点 | 第16-17页 |
第2章 都市圈创新环境对标基础 | 第17-23页 |
·都市圈的特征及经济职能 | 第17-18页 |
·都市圈创新环境作用机理 | 第18-19页 |
·创新环境评价模型建构基础 | 第19-20页 |
·标杆管理 | 第20-23页 |
·标杆管理的内涵 | 第20页 |
·区域创新标杆管理的方法 | 第20-21页 |
·标杆管理方法在区域创新研究与管理中的应用 | 第21-23页 |
第3章 东京都市圈与京津冀都市圈的创新环境现状 | 第23-28页 |
·东京都市圈创新环境现状 | 第23-25页 |
·日本国内政策环境 | 第23-24页 |
·东京都市圈建设过程中的政府统筹规划与市场的协调机制 | 第24页 |
·东京都市圈设施环境建设 | 第24-25页 |
·京津冀都市圈创新环境现状 | 第25-28页 |
·我国国内政策环境 | 第25页 |
·京津冀都市圈创新环境建设中的优势 | 第25-26页 |
·京津冀都市圈创新环境建设中的不足 | 第26-28页 |
第4章 都市圈创新环境指标体系分析与设计 | 第28-33页 |
·设计原则与思路 | 第28-29页 |
·设计原则 | 第28-29页 |
·设计思路 | 第29页 |
·建立评价框架模型 | 第29-31页 |
·市场环境 | 第29-30页 |
·政策环境 | 第30页 |
·人力资源环境 | 第30页 |
·设施环境 | 第30-31页 |
·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31-32页 |
·数据采集与处理 | 第32-33页 |
第5章 都市圈创新环境评价与计算 | 第33-39页 |
·层次分析法 | 第33-37页 |
·变差系数法 | 第37页 |
·主客观赋权法 | 第37-38页 |
·指数计算方法 | 第38-39页 |
第6章 京津冀都市圈创新环境指标对标比较及分析 | 第39-48页 |
·创新环境综合指数对标比较 | 第39-40页 |
·市场环境指数对标比较 | 第40-41页 |
·政策环境指数对标比较 | 第41-42页 |
·人力资源环境指数对标比较 | 第42-43页 |
·设施环境指数对标比较 | 第43-44页 |
·小结 | 第44-48页 |
第7章 完善京津冀都市圈创新环境的对策建议 | 第48-51页 |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政府机制对都市圈创新环境建设的推动作用 | 第48-49页 |
·注重创新人才培养与创新人才引进 | 第49页 |
·改善基础设施现状,优化文化设施环境 | 第49-50页 |
·加强都市圈内部经济联系,实现共享创新环境 | 第50-51页 |
结论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附录 | 第56-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