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绪论 | 第10-12页 |
第1章 《周刊少年JUMP》概述 | 第12-17页 |
·集英社简介 | 第12-13页 |
·《周刊少年JUMP》期刊简介 | 第13-16页 |
·《周刊少年JUMP》初创期(1968~1973) | 第13-14页 |
·《周刊少年JUMP》的成长期(1974~1984) | 第14页 |
·《周刊少年JUMP》的扩张期(1985~1999) | 第14-15页 |
·《周刊少年JUMP》的转型期(2000年至今) | 第15-16页 |
·创刊人长野规 | 第16-17页 |
第2章 《周刊少年JUMP》读者群和作者群 | 第17-24页 |
·读者群定位 | 第17-18页 |
·读者调查问卷系统 | 第18-20页 |
·个人差异理论与读者卡 | 第18-19页 |
·读者卡对《周刊少年JUMP》编辑工作的影响 | 第19-20页 |
·知名漫画家云集 | 第20-24页 |
·漫画家的培养模式 | 第20-21页 |
·知名漫画家的工作流程 | 第21页 |
·漫画家的专属契约制度 | 第21-22页 |
·漫画家的收入状况 | 第22-24页 |
第3章 《周刊少年JUMP》内容特色和编辑特色 | 第24-34页 |
·《周刊少年JUMP》的内容特色 | 第24-27页 |
·三大元素,三大主题 | 第24-25页 |
·东西方传统文化完美结合 | 第25-26页 |
·充满童趣的想象力 | 第26页 |
·人物形象众多且具有多面性 | 第26-27页 |
·漫画语言独具特色 | 第27页 |
·《周刊少年JUMP》的编辑特色 | 第27-34页 |
·编创一体,把关明确 | 第27-29页 |
·经营长篇连载作品 | 第29-30页 |
·追求原创作品 | 第30-31页 |
·打造平民漫画刊物 | 第31页 |
·装帧设计的简约性 | 第31-34页 |
第4章 《周刊少年JUMP》的经营管理特色 | 第34-40页 |
·独特的发行模式 | 第34页 |
·集英社独特的人才管理机制 | 第34-35页 |
·“三次售卖理论”的充分应用 | 第35-36页 |
·新形势下的营销转型 | 第36-40页 |
·杂志先行,单行本盈利模式 | 第36-37页 |
·海外版权的授予模式 | 第37-39页 |
·《周刊少年JUMP》电子版杂志的营销 | 第39-40页 |
第5章 《周刊少年JUMP》存在的问题 | 第40-41页 |
·过分依赖超人气作品,欠缺新人新作 | 第40页 |
·过分依赖读者卡 | 第40-41页 |
第6章 《周刊少年JUMP》对中国漫画杂志的启示 | 第41-46页 |
·坚持内容为王,树立品牌形象 | 第41-42页 |
·扩大漫画受众群,培养读者阅读习惯 | 第42-43页 |
·强化编辑职能,改变发行渠道 | 第43-44页 |
·重视漫画形象的知识产权保护 | 第44页 |
·加强政府与民间资本协同合作 | 第44-46页 |
结语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致谢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