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公务员激励机制研究--以G县为例
中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9页 |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2-16页 |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2-15页 |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5-16页 |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第16-17页 |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创新点 | 第16-17页 |
·研究框架 | 第17-19页 |
第2章 主要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概述 | 第19-27页 |
·主要概念界定 | 第19-21页 |
·公务员 | 第19页 |
·基层公务员 | 第19页 |
·激励 | 第19-20页 |
·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 | 第20页 |
·内激励与外激励 | 第20-21页 |
·正激励与负激励 | 第21页 |
·激励机制 | 第21页 |
·相关理论概述 | 第21-26页 |
·内容型激励理论 | 第21-24页 |
·过程型激励理论 | 第24-26页 |
小结 | 第26-27页 |
第3章 基层公务员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分析 | 第27-40页 |
·G县概况及基层公务员激励现状分析 | 第27页 |
·宏观激励原则存在的问题 | 第27-29页 |
·片面强调精神激励,忽视物质激励作用 | 第27-28页 |
·片面强调外激励,忽视内激励作用 | 第28页 |
·片面强调正激励,忽视负激励作用 | 第28-29页 |
·微观激励措施存在的问题 | 第29-34页 |
·考核制度方面的问题 | 第29-30页 |
·薪酬制度方面的问题 | 第30-32页 |
·晋升制度方面的问题 | 第32-33页 |
·培训制度方面的问题 | 第33-34页 |
·基层公务员激励机制缺失的原因分析 | 第34-39页 |
·理念层面上的原因 | 第34-35页 |
·制度层面上的原因 | 第35-36页 |
·环境层面上的原因 | 第36-39页 |
小结 | 第39-40页 |
第4章 国外公务员激励机制的经验借鉴 | 第40-45页 |
·国外公务员激励机制的实践 | 第40-43页 |
·考核制度方面 | 第40页 |
·薪酬制度方面 | 第40-42页 |
·晋升制度方面 | 第42页 |
·培训制度方面 | 第42-43页 |
·国外公务员激励机制对我国的启示 | 第43-44页 |
小结 | 第44-45页 |
第5章 完善基层公务员激励机制的原则和措施 | 第45-51页 |
·完善基层公务员激励机制的原则 | 第45-46页 |
·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强化物质激励的原则 | 第45页 |
·内激励与外激励相结合,并强化内激励的原则 | 第45页 |
·正激励与负激励相结合,并强化负激励的原则 | 第45-46页 |
·完善基层公务员激励机制的措施 | 第46-50页 |
·完善考核制度的措施 | 第46-47页 |
·完善薪酬制度的措施 | 第47-48页 |
·完善晋升制度的措施 | 第48-49页 |
·完善培训制度的措施 | 第49-50页 |
小结 | 第50-51页 |
结论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