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中10号带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礁滩体储层发育特征及分布规律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4页 |
·立题目的和意义 | 第8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1页 |
·生物礁滩的定义 | 第8-9页 |
·礁滩体储层研究进展 | 第9-10页 |
·储层预测的方法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论文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技术路线 | 第12-13页 |
·论文工作量 | 第13-14页 |
第2章 地层划分及对比 | 第14-21页 |
·区域构造特征 | 第14-15页 |
·地层划分 | 第15-18页 |
·地层对比 | 第18-19页 |
·地层平面分布 | 第19-21页 |
第3章 沉积相特征 | 第21-34页 |
·沉积相标志 | 第21-25页 |
·岩石学标志 | 第21-23页 |
·测井相标志 | 第23-24页 |
·古生物标志 | 第24-25页 |
·沉积微相划分及特征分析 | 第25-29页 |
·台内滩亚相 | 第25-27页 |
·台内缓坡亚相 | 第27页 |
·礁丘、灰泥丘亚相 | 第27-28页 |
·台坪亚相 | 第28-29页 |
·台内洼地亚相 | 第29页 |
·沉积相纵向发育特征 | 第29-31页 |
·沉积相横向发育特征 | 第31-32页 |
·地震相平面分布 | 第32-33页 |
·沉积相平面分布 | 第33-34页 |
第4章 储层基本特征 | 第34-43页 |
·储层岩石学特征 | 第34-35页 |
·储层储集空间类型及特征 | 第35-39页 |
·溶洞 | 第36-37页 |
·选择性溶孔 | 第37-38页 |
·非选择性溶孔 | 第38页 |
·裂缝 | 第38-39页 |
·储层物性特征 | 第39-41页 |
·储层类型 | 第41-43页 |
·洞穴型储层 | 第42页 |
·孔洞型储层 | 第42页 |
·裂缝型储层 | 第42页 |
·裂缝-孔洞型储层 | 第42-43页 |
第5章 储层纵横向发育特征 | 第43-50页 |
·储层评价标准 | 第43-44页 |
·储层分类评价 | 第44页 |
·储层纵向特征 | 第44-48页 |
·储层横向特征 | 第48-50页 |
第6章 储层主控因素分析 | 第50-58页 |
·沉积相 | 第50-52页 |
·成岩作用 | 第52-56页 |
·准同生期大气淡水溶蚀作用 | 第52-53页 |
·风化壳岩溶作用 | 第53-55页 |
·压实作用 | 第55页 |
·压溶作用 | 第55-56页 |
·胶结作用 | 第56页 |
·构造作用 | 第56-58页 |
第7章 储层地震响应 | 第58-68页 |
·表层弱反射 | 第58-59页 |
·串珠反射 | 第59-63页 |
·表层强内幕夹心反射 | 第63-66页 |
·表层强内幕连续强反射 | 第66-68页 |
第8章 有利储层勘探区带预测 | 第68-70页 |
结论 | 第70-71页 |
图版Ⅰ | 第71-72页 |
图版Ⅱ | 第72-73页 |
图版Ⅲ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7页 |
致谢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