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35页 |
·引言 | 第15-16页 |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6-33页 |
·竹类开花研究 | 第16-22页 |
·植物基因流研究 | 第22-26页 |
·种质发掘研究 | 第26-32页 |
·“家系”与“株系” | 第32-33页 |
·研究目标与主要研究内容 | 第33-34页 |
·研究目标 | 第33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33-34页 |
·研究技术路线 | 第34-35页 |
第二章 毛竹种子的父本分析 | 第35-49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5-41页 |
·试验地概况 | 第35页 |
·试验材料 | 第35-36页 |
·试验仪器与试剂 | 第36页 |
·试验方法 | 第36-41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1-48页 |
·样本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第41-44页 |
·父本分析 | 第44-47页 |
·毛竹的传粉 | 第47-48页 |
·小结 | 第48-49页 |
第三章 开花与未开花单株毛竹基因型的鉴定 | 第49-58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9-50页 |
·试验地概况 | 第49页 |
·试验材料 | 第49-50页 |
·试验方法 | 第50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0-57页 |
·小结 | 第57-58页 |
第四章 毛竹 F_1代的种质发掘 | 第58-76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58-62页 |
·试验材料来源 | 第58页 |
·育苗地概况 | 第58-59页 |
·试验方法 | 第59-62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62-74页 |
·毛竹 F_1代种质的发芽率、出苗率 | 第62页 |
·毛竹 F_1代种质的表型变异 | 第62-66页 |
·毛竹 F_1代种质的生理变异 | 第66-69页 |
·毛竹 F_1代种质的表型与生理的相关性 | 第69-70页 |
·毛竹 F_1代种质的表型、生理变异比较 | 第70-71页 |
·毛竹 F_1代种质的遗传变异 | 第71-73页 |
·筛选的特异/优异种质 | 第73-74页 |
·小结 | 第74-76页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 第76-79页 |
·结论 | 第76-77页 |
·讨论 | 第77-78页 |
·展望 | 第78-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8页 |
附录 A 207 个株系种子来源 | 第88-92页 |
附录 B 30 份毛竹 F_1代种质的遗传相似系数 | 第92-94页 |
附录 C 选育的毛竹特异/优异种质 | 第94-95页 |
在读期间学术研究 | 第95-97页 |
致谢 | 第97-98页 |
中文详细摘要 | 第98-10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