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1 导言 | 第11-16页 |
·问题提出 | 第11页 |
·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域外关于隐名股东制度的文献状况 | 第11-12页 |
·我国关于隐名股东制度的文献状况 | 第12-13页 |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研究意义 | 第14-16页 |
2 隐名股东及存在问题 | 第16-25页 |
·隐名股东的概念与特征 | 第16-20页 |
·隐名股东的概念 | 第16-18页 |
·隐名股东的特征 | 第18-19页 |
·隐名股东的类型 | 第19-20页 |
·隐名股东产生的原因 | 第20-22页 |
·商人追逐利润最大化的本性是隐名股东产生的根本原因 | 第20-21页 |
·法律因素是隐名股东产生的直接原因 | 第21页 |
·社会因素是我国隐名股东复杂化的重要原因 | 第21-22页 |
·隐名股东的法律困境 | 第22-25页 |
·隐名股东的实务困境 | 第22-23页 |
·隐名股东的司法困境 | 第23页 |
·隐名股东的立法困境 | 第23-25页 |
3 隐名股东的比较考察 | 第25-33页 |
·域外关于隐名股东制度的考察 | 第25-26页 |
·英美法系中的隐名股东制度 | 第25页 |
·大陆法系中的隐名股东制度——以韩国为代表 | 第25-26页 |
·我国关于隐名股东法律规范的评析 | 第26-32页 |
·我国公司法中关于隐名股东的规定 | 第27页 |
·最高人民法院对隐名股东制度的规定 | 第27-32页 |
·小结 | 第32-33页 |
4 隐名股东的法律分析 | 第33-52页 |
·隐名股东的法律属性 | 第33-35页 |
·隐名股东与商主体法定原则 | 第33-34页 |
·隐名股东法律属性的理论争议 | 第34-35页 |
·隐名股东法律属性的理论界定 | 第35页 |
·隐名股东的股东资格认定 | 第35-45页 |
·股东资格认定的实质要件 | 第36-37页 |
·股东资格认定的形式要件 | 第37-39页 |
·股东资格认定的形式要件与实质要件的关系 | 第39-42页 |
·隐名股东股东资格认定的特殊性 | 第42-45页 |
·隐名股东的法律地位 | 第45-50页 |
·隐名股东与名义股东的关系 | 第45-47页 |
·隐名股东、名义股东与公司法人的关系 | 第47-49页 |
·隐名股东、名义股东与公司债权人之间的关系 | 第49-50页 |
·小结 | 第50-52页 |
5 隐名股东的制度完善 | 第52-58页 |
·法律规制隐名股东制度的必要性 | 第52-53页 |
·经济根源上的必要性 | 第52页 |
·立法缺失 | 第52-53页 |
·法律规制隐名股东制度的可行性及形式选择 | 第53-55页 |
·法律规制的可行性 | 第53-54页 |
·法律规制的形式选择 | 第54-55页 |
·法律规制隐名股东制度的指导思想和具体条文设计 | 第55-58页 |
·法律规制的指导思想 | 第55-56页 |
·具体条款的设计 | 第56-58页 |
6 结论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1页 |
致谢 | 第61-63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