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目录 | 第8-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4页 |
第一节 问题提出 | 第10页 |
第二节 研究目的 | 第10-11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11页 |
第四节 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第五节 概念界定 | 第13-14页 |
第二章 美国新品格教育的兴起发展 | 第14-18页 |
第一节 美国传统品格教育的变迁 | 第14-15页 |
一、 经典品格教育 | 第14页 |
二、 实用主义品格教育 | 第14页 |
三、 个人主义品格教育 | 第14-15页 |
第二节 美国新品格教育的兴起 | 第15-16页 |
一、 严重的社会道德危机 | 第15页 |
二、 新保守主义思潮 | 第15-16页 |
三、 教育观念的转变 | 第16页 |
第三节 美国新品格教育的发展 | 第16-18页 |
第三章 美国新品格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 第18-22页 |
第一节 美国新品格教育的内容 | 第18-20页 |
第二节 新品格教育的方法 | 第20-22页 |
第四章 美国新品格教育的实践与推广 | 第22-28页 |
第一节 美国新品格教育的本土实践 | 第22-23页 |
一、 儿童发展计划 | 第22页 |
二、 西点小学 | 第22-23页 |
第二节 新品格教育在欧美国家的推广 | 第23-25页 |
一、 英国 | 第23-24页 |
二、 加拿大 | 第24-25页 |
第三节 新品格教育在亚洲地区的推广 | 第25-28页 |
一、 日本 | 第25-26页 |
二、 新加坡 | 第26-27页 |
三、 台湾 | 第27-28页 |
第五章 美国新品格教育的基本经验与教训 | 第28-33页 |
第一节 美国新品格教育的优点 | 第28-30页 |
一、 重新拾起道德传统 | 第28页 |
二、 创立了新的综合性德育模式 | 第28-29页 |
三、 向生活世界的回归 | 第29-30页 |
四、 激发自主性 | 第30页 |
第二节 美国学校品格教育的局限性 | 第30-33页 |
一、 理论基础不确定 | 第30-31页 |
二、 品格教育的内容缺陷 | 第31-32页 |
三、 部分家长和教师不认同 | 第32-33页 |
第六章 美国新品格教育对我国德育改革的启示 | 第33-44页 |
第一节 从传统核心价值观中寻找道德共识 | 第33-35页 |
第二节 构建“知、爱、行”相结合的品格教育体系 | 第35-37页 |
第三节 政府主导、全社会参与是品格教育的根本动力 | 第37-39页 |
第四节 构建“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生活化德育环境 | 第39-41页 |
第五节 青少年主体性需求和发展是品格教育的关键 | 第41-44页 |
结束语 | 第44-45页 |
致谢 | 第45-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附录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