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2页 |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0页 |
·国内外生活垃圾处理现状 | 第10-13页 |
·国外生活垃圾处理现状 | 第10-12页 |
·国内生活垃圾处理现状 | 第12-13页 |
·垃圾处理方法及发展趋势 | 第13-16页 |
·填埋法 | 第13-14页 |
·堆肥法 | 第14页 |
·焚烧法 | 第14-15页 |
·回收及循环利用 | 第15页 |
·垃圾处理的发展趋势 | 第15-16页 |
·碳市场发展现状 | 第16-20页 |
·国际碳市场发展现状 | 第16-17页 |
·国内碳市场发展现状 | 第17-20页 |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0-22页 |
·研究内容 | 第20页 |
·技术路线 | 第20-22页 |
第2章 垃圾焚烧发电产业分析 | 第22-34页 |
·垃圾焚烧发电技术概述 | 第22-24页 |
·垃圾焚烧发电概述 | 第22-23页 |
·垃圾焚烧发电方式 | 第23-24页 |
·垃圾焚烧发电产业发展状况 | 第24-31页 |
·国外垃圾焚烧发电产业发展状况 | 第24-25页 |
·国内垃圾焚烧发电产业发展状况 | 第25-31页 |
·垃圾发电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 第31-32页 |
·垃圾发电产业发展对策及建议 | 第32-34页 |
·垃圾焚烧发电产业发展对策 | 第32-33页 |
·垃圾焚烧发电产业发展建议 | 第33-34页 |
第3章 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温室气体减排计算方法 | 第34-56页 |
·生命周期评价法 | 第34-35页 |
·生命周期评价的过程 | 第34-35页 |
·生命周期评价的研究进展 | 第35页 |
·CDM 方法学 ACM0022“可选择的垃圾处理工艺” | 第35-56页 |
·适用条件 | 第36-38页 |
·项目边界 | 第38-40页 |
·基准线情景识别及额外性分析 | 第40-41页 |
·基准线排放和项目排放 | 第41-49页 |
·泄漏 | 第49页 |
·监测 | 第49-56页 |
第4章 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温室气体减排计算方法的应用-案例分析 | 第56-73页 |
·项目描述 | 第56-59页 |
·项目由来 | 第56页 |
·项目技术方案 | 第56-59页 |
·项目温室气体减排量计算-应用生命周期法 | 第59-61页 |
·项目温室气体减排量计算-应用 CDM 方法学 | 第61-69页 |
·方法学的适用性 | 第61页 |
·项目边界及边界内包含的温室气体种类 | 第61-62页 |
·基准线的确定 | 第62页 |
·温室气体减排量计算 | 第62-69页 |
·计算方法的对比分析 | 第69页 |
·温室气体减排量影响因素分析 | 第69-73页 |
结论 | 第73-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9页 |
致谢 | 第79-80页 |
作者介绍 | 第80-8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 第81-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