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1 绪论 | 第10-18页 |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10-12页 |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研究目的 | 第11-12页 |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 | 第12-15页 |
·国内外新型城镇化研究动态 | 第12-14页 |
·国内外乡村旅游研究动态 | 第14-15页 |
·研究内容、关键技术及可行性分析 | 第15-17页 |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技术路线及可行性分析 | 第16-17页 |
·创新点 | 第17-18页 |
2 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和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18-31页 |
·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18-26页 |
·我国新型城镇化概念 | 第18-19页 |
·我国新型城镇化目标 | 第19页 |
·我国新型城镇化现状 | 第19-22页 |
·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意义 | 第22-23页 |
·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 | 第23-26页 |
·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26-31页 |
·乡村旅游概念 | 第26-27页 |
·乡村旅游内涵 | 第27-28页 |
·我国乡村旅游的类型 | 第28-29页 |
·我国乡村旅游的特点 | 第29-30页 |
·我国乡村旅游的问题 | 第30-31页 |
3 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对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作用 | 第31-36页 |
·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对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作用 | 第31-32页 |
·发展乡村旅游可以加快市民化的进程 | 第31页 |
·发展乡村旅游统筹城乡发展 | 第31-32页 |
·发展乡村旅游可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 第32页 |
·发展乡村旅游可以推动就地城镇化 | 第32页 |
·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对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作用模式 | 第32-36页 |
·乡村旅游发展加速新型城镇化建设 | 第32-34页 |
·乡村旅游发展助推新型城镇化建设模式 | 第34-36页 |
4 新型城镇化建设对乡村旅游发展的影响研究——以武汉市江夏区为例 | 第36-55页 |
·研究地区的选择及概况 | 第36-37页 |
·历史沿革 | 第36页 |
·地理位置 | 第36-37页 |
·自然禀赋 | 第37页 |
·发展现状 | 第37页 |
·武汉市江夏区新型城镇化建设与乡村旅游发展现状的SWOT分析 | 第37-46页 |
·武汉市江夏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SWOT分析 | 第38-40页 |
·武汉市江夏区乡村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 | 第40-46页 |
·实证分析 | 第46-49页 |
·问卷设计与分析方法 | 第46-47页 |
·乡村旅游的游客特征分析 | 第47-49页 |
·乡村旅游的从业人员特征分析 | 第49页 |
·实证结果 | 第49-55页 |
·江夏区新型城镇化建设对乡村旅游发展的影响 | 第50-51页 |
·江夏区乡村旅游发展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影响 | 第51-55页 |
5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促进武汉市江夏区乡村旅游健康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 第55-59页 |
·做好统筹规划工作,促使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乡村旅游健康发展 | 第55-56页 |
·结合中央与地方的配套政策,促使新型城镇化、乡村旅游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协调发展 | 第55页 |
·整体规划,统筹开展新型城镇化建设和新农村建设,发展乡村旅游 | 第55-56页 |
·挖掘江夏区资源优势,着力打造乡村旅游品牌 | 第56-57页 |
·弘扬地域文化资源,打造有历史感的乡村旅游 | 第56页 |
·开发乡村旅游产品,打造乡村旅游品牌 | 第56-57页 |
·深化乡村旅游主题节庆活动,促进相关产业发展 | 第57页 |
·加大乡村旅游发展综合投入,助推乡村旅游跨越式发展 | 第57-59页 |
·加大对乡村旅游发展资金投入,完善乡村旅游收益分配机制 | 第57-58页 |
·加强对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培训,提升乡村旅游服务与经营管理水平 | 第58页 |
·实施发展乡村旅游奖励机制,调动各方面积极性 | 第58-59页 |
6 结论 | 第59-61页 |
·主要结论 | 第59页 |
·不足之处与未来展望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5-66页 |
附录 A | 第66-70页 |
附录 B | 第70-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