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9页 |
| 目录 | 第9-11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6页 |
|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 ·研究的意义 | 第12页 |
|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 第二章 合同范本制度与权益保护理论 | 第16-20页 |
| ·我国建设工程合同示范文本制度渊源 | 第16-18页 |
| ·权益保护理论在合同范本中的体现 | 第18-20页 |
| 第三章 分包单位和劳务工人权益保护制度 | 第20-31页 |
| ·分包单位和工人权益保护现状 | 第20-22页 |
| ·权益保护的示范文本体系 | 第20-21页 |
| ·典型案例 | 第21-22页 |
| ·产生的问题及原因 | 第22-29页 |
| ·与现行计价模式相互冲突 | 第22-24页 |
| ·与现行法律相互矛盾 | 第24-26页 |
| ·与项目管理模式间不协调 | 第26-29页 |
| ·国际工程惯例中的权益保护条款 | 第29-30页 |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 第四章 分包人及劳务工人权益保护对策 | 第31-56页 |
| ·分包人和劳务工人权益保护的法律规制 | 第31-34页 |
| ·法律层面权益保护的规制 | 第31页 |
| ·司法解释层面的权益保护规制 | 第31-33页 |
| ·示范文本层面的权益保护规制 | 第33-34页 |
| ·工程担保为价值取向的权益保护对策 | 第34-55页 |
| ·推进工程保证担保 | 第34-43页 |
| ·工程保证担保制度可以解决建设市场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 第35-38页 |
| ·在我国尽快建立工程保证担保制度的重要性 | 第38-41页 |
| ·分包合同中应完善的付款担保条款 | 第41-43页 |
| ·承包商付款担保 | 第41-42页 |
| ·分包商付款担保 | 第42-43页 |
| ·完善职业健康及安全生产相关条款 | 第43-48页 |
| ·对施工合同示范文本中安全条款的建议 | 第44-45页 |
| ·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 第45-46页 |
| ·建筑工程关于安全防护文明施工费用的支付与使用 | 第46-47页 |
| ·保险 | 第47-48页 |
| ·安全的奖惩制度 | 第48页 |
| ·对策应用效果分析 | 第48-55页 |
| ·代建制模式 | 第48-52页 |
| ·代建费的计取与核拨方案 | 第50-51页 |
| ·建设资金集中支付制度 | 第51-52页 |
| ·总承包、分包模式 | 第52-55页 |
| ·专业工程分包合同中的暂估价问题 | 第52-53页 |
| ·工程分包合同中的总承包服务费问题 | 第53-54页 |
| ·劳务分包合同中的计日工问题 | 第54-55页 |
|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 第五章 结论 | 第56-58页 |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