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小说论文--新体小说论文

莫言小说中的区域民俗文化研究

中文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6页
目录第6-8页
绪论第8-20页
 一、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第8-11页
 二、 学术史概述第11-16页
 三、 本文运用的研究理论与方法及所用材料第16-20页
第一章 莫言生活的民俗文化环境及其对小说创作的影响第20-45页
 第一节 齐文化的传承第20-24页
  一、 人杰地灵的高密第20-21页
  二、 包容、博大的齐文化精神第21-24页
 第二节 民间故事的熏染第24-29页
  一、 伴随着民间故事成长和创作第25-26页
  二、 深厚的“聊斋”情结第26-29页
 第三节 民间艺术的滋养第29-45页
  一、 民间工艺美术的引入第30-35页
  二、 民间戏曲茂腔的启迪第35-45页
第二章 决定女性命运的婚恋民俗第45-54页
 第一节 男权统治下的缠脚习俗第45-47页
 第二节 包办婚姻下的女性命运第47-49页
  一、 包办婚姻的牺牲品第47-48页
  二、 男权观念下的屈从地位第48-49页
 第三节 自由恋爱的悲喜剧第49-51页
  一、 冲破习俗的幸福婚姻第49-50页
  二、 为陋习所害的恋爱悲剧第50-51页
 第四节 古老而特殊的婚姻形态第51-54页
  一、 换亲:女性婚姻悲剧的根源第51页
  二、 冥婚:荒唐的心理慰藉第51-52页
  三、 入赘婚:对男权观念的挑战第52-54页
第三章 传宗接代观念制约下的生育民俗第54-67页
 第一节 虔诚的生殖崇拜第54-60页
  一、 生殖崇拜第54-58页
  二、 对生育图腾的崇拜第58-60页
 第二节 男尊女卑生育观念下的女性悲剧命运第60-67页
  一、 男尊女卑观念在农村的强力传承第60-61页
  二、 妇女的卑下地位和悲惨结局第61-65页
  三、 女孩的苦难命运第65-67页
第四章 莫言小说中的鬼神文化第67-83页
 第一节 童年的恐惧和莫言小说中的鬼神形象第67-74页
  一、 童年的恐惧和鬼神观念第67-70页
  二、 莫言小说中的鬼神形象第70-74页
 第二节 诡异的灵魂附体和投胎转世第74-83页
  一、 灵魂附体第74-79页
  二、 投胎转世第79-83页
第五章 莫言小说创作中的民俗学意识第83-93页
 第一节 区域民俗对莫言小说创作的影响第83-85页
  一、 童年经历和故乡文化——莫言创作的不竭源泉第83-84页
  二、 民间艺术——莫言创作的丰厚资源第84-85页
 第二节 莫言小说对民俗的再现第85-88页
  一、 对婚恋民俗的多方位展现第85-86页
  二、 对生育民俗的展示第86-87页
  三、 对鬼神信仰的呈现第87-88页
 第三节 莫言小说的民俗学创作模式第88-93页
  一、 故乡与小说创作的关系第88-89页
  二、 作为老百姓的写作第89-90页
  三、 忠实再现与魔幻表现的结合第90-93页
余论:对莫言小说中的区域民俗文化研究的反思及展望第93-95页
 一、 反思第93页
 二、 展望第93-95页
参考文献第95-99页
致谢第99-100页
个人简历第100页

论文共10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袁枚诗论研究
下一篇:《荀子》文章文学性及其成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