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临床医学论文--护理学论文--专科护理学论文--内科护理学论文

跨理论模型在住院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康复训练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9页
目录第9-11页
缩略词表第11-12页
第一章 前言第12-18页
   ·研究背景第12-17页
     ·心衰的发病现状第12页
     ·心衰的康复第12-13页
     ·运动康复对于心衰的益处第13-14页
     ·临床心衰患者运动康复的现状第14页
     ·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干预模式第14-16页
     ·自我效能理论第16-17页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7页
   ·本研究的创新点第17-18页
第二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第18-26页
   ·研究设计第18页
   ·研究对象第18-19页
     ·纳入标准第18页
     ·排除标准第18-19页
     ·样本含量的确定第19页
     ·分组方法第19页
   ·研究方法第19-22页
   ·研究工具(见附录)第22-24页
     ·一般资料调查表第22页
     ·明尼苏达心衰生活质量调查表(Minnesota living with heart failurequestionnaire,MLWHF)第22页
     ·运动康复训练的行为变化阶段评价表第22页
     ·自我效能量表第22-23页
     ·六分钟步行试验(6MWT)第23页
     ·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测定第23页
     ·自制的慢性心力衰竭康复训练知识问卷第23-24页
     ·自制的慢性心力衰竭康复教育手册第24页
   ·伦理原则第24页
   ·质量控制第24-25页
     ·调查员、干预人员的培训第24页
     ·预实验第24页
     ·资料的收集与数据统计第24-25页
   ·统计分析第25-26页
第三章 结果第26-35页
   ·一般资料第26-28页
   ·两组患者行为变化阶段的比较第28-29页
     ·两组患者干预前行为变化阶段的比较第28页
     ·两组患者行为变化阶段干预前后比较第28-29页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分比较第29-30页
   ·两组患者的自我效能得分比较第30-31页
   ·两组患者6min步行试验距离比较第31-32页
   ·两组患者NT-proBNP测定值比较第32-33页
   ·两组患者康复训练知识得分比较第33页
   ·两组患者训练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状况第33-35页
第四章 讨论第35-42页
   ·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病现状分析第35-36页
   ·跨理论模型在慢性心力衰竭的运动康复训练中的应用第36-37页
   ·慢性心力衰竭的运动康复训练第37-38页
   ·TTM干预对住院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效能的影响第38页
   ·TTM干预对住院慢性心衰患者康复训练知识的影响第38-39页
   ·TTM干预对住院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第39页
   ·TTM干预对住院慢性心衰患者心功能的影响第39页
   ·TTM干预对住院慢性心衰患者NT-proBNP的影响第39-40页
   ·NT-proBNP与6分钟步行试验第40-41页
   ·本研究的局限与建议第41-42页
第五章 结论第42-43页
参考文献第43-48页
综述第48-57页
 参考文献第54-57页
附录第57-62页
致谢第62-6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健康教育对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安全用药知识态度行为的效果研究
下一篇:长沙市某综合医院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