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9页 |
中文摘要 | 第9-11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1-22页 |
·酮类化合物生物学活性的研究进展 | 第11-16页 |
·黄酮类化合物的抗自由基和抗氧化作用 | 第11-12页 |
·自由基的危害 | 第11页 |
·黄酮类化合物的抗自由基及抗氧化活性 | 第11-12页 |
·黄酮类化合物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 第12页 |
·黄酮类化合物抑菌作用 | 第12-13页 |
·黄酮类化合物对细胞凋亡和肝脏病变的影响 | 第13-15页 |
·黄酮类化合物对细胞凋亡的影响 | 第13页 |
·黄酮类化合物对病变细胞的凋亡的促进作用 | 第13-14页 |
·黄酮类化合物对机体正常细胞的凋亡的抑制作用 | 第14页 |
·黄酮类化合物对肝病的影响 | 第14-15页 |
·黄酮类化合物对动物激素的调节作用 | 第15页 |
·黄酮类化合物对免疫的影响 | 第15页 |
·黄酮类化合物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 | 第15-16页 |
·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与纯化研究进展 | 第16-22页 |
·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 | 第16-19页 |
·乙醇萃取法 | 第16页 |
·甲醇萃取法 | 第16-17页 |
·水浸提法 | 第17页 |
·超声波辅助提取法 | 第17-18页 |
·微波辅助提取法 | 第18页 |
·超临界萃取法 | 第18-19页 |
·酶解法提取黄酮类化合物 | 第19页 |
·内部汽化法提取 | 第19页 |
·黄酮类化合物的纯化研究进展 | 第19-22页 |
·大孔树脂吸附 | 第19-20页 |
·超滤膜分离 | 第20页 |
·有机溶剂再萃取 | 第20页 |
·聚酰胺树脂精制 | 第20-21页 |
·碱溶酸沉法 | 第21页 |
·葡聚糖凝胶法 | 第21-22页 |
3 引言 | 第22-49页 |
·试验一: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23-25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3-24页 |
·标准曲线 | 第24页 |
·结果 | 第24-25页 |
·试验二不同乙醇浓度对苜蓿黄酮提取率的影响 | 第25-29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5-26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6-27页 |
·讨论 | 第27-29页 |
·试验三不同pH 水溶液对苜蓿黄酮提取率的影响 | 第29-31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9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9-30页 |
·讨论 | 第30-31页 |
·试验四不同存放条件及取样部位对苜蓿草粉中黄酮浸出率含量的影响 | 第31-34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1-32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2-33页 |
·讨论 | 第33-34页 |
·试验五大孔树脂对乙醇粗提取物中黄酮分离的研究 | 第34-36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4-35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5页 |
·讨论 | 第35-36页 |
·试验六不同酸度条件分离碱溶苜蓿提取物中黄酮的研究 | 第36-38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6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6-37页 |
·讨论 | 第37-38页 |
·试验七乙醇浓度分离酸沉提取物中苜蓿黄酮及辅助方法对黄酮分离的影响 | 第38-41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8-39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9-40页 |
·讨论 | 第40-41页 |
·试验八大孔树脂对酸沉法初分离紫花苜蓿提取物中黄酮分离的研究 | 第41-45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1-42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2-44页 |
·讨论 | 第44-45页 |
·试验九夏季高温条件下对大孔树脂吸附性能的影响 | 第45-47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5-46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6页 |
·讨论 | 第46-47页 |
·试验十不同有机溶剂萃取苜蓿黄酮的研究 | 第47-49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7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7-48页 |
·讨论 | 第48-49页 |
4 结论 | 第49-50页 |
5 展望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61页 |
英文摘要 | 第61-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