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6-8页 |
1. 前言 | 第8-22页 |
·拟南芥的研究历史 | 第8-9页 |
·生物节律和生物钟 | 第9-15页 |
·生物节律和生物钟的概述 | 第9-10页 |
·生物节律和生物钟的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拟南芥中生物钟基因AtGRP7的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酵母双杂交技术 | 第15-21页 |
·酵母双杂交技术的基本原理 | 第15-16页 |
·酵母双杂交系统的构成及操作过程 | 第16页 |
·酵母双杂交技术的优点与局限性 | 第16-17页 |
·酵母双杂交技术的发展应用 | 第17-21页 |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1页 |
·本研究技术路线 | 第21-22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2-36页 |
·材料与试剂 | 第22页 |
·酵母双杂交BD诱饵载体的构建 | 第22-28页 |
·AtGRP7基因的扩增 | 第22-23页 |
·PCR产物的胶回收 | 第23-24页 |
·AtGRP7与pMD20-T连接及其重组子的筛选 | 第24-27页 |
·AtGRP7基因BD诱饵载体的构建 | 第27-28页 |
·酵母双杂系统的检测 | 第28-31页 |
·Y187和Y_2HGold酵母菌种的表型检测 | 第28页 |
·酵母感受态细胞的制备(LiAc/PEG制备法) | 第28页 |
·酵母双杂交体系的阴阳性对照检测 | 第28-30页 |
·AtGRP7基因诱饵载体的自激活检验及其毒性检验 | 第30-31页 |
·AtGRP7诱饵载体与拟南芥酵母表达文库的杂交及其阳性克隆的筛选 | 第31-36页 |
·拟南芥酵母表达文库滴度测定 | 第31页 |
·AtGRP7诱饵载体与拟南芥酵母表达文库的杂交 | 第31-33页 |
·酵母双杂交阳性克隆的筛选与鉴定 | 第33-36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6-47页 |
·AtGRP7基因的克隆和诱饵载体的构建 | 第36-37页 |
·诱饵载体转化Y2H酵母及其自激活检验 | 第37-38页 |
·诱饵载体转化Y_2HGold酵母 | 第37页 |
·自激活检验及毒性检验 | 第37-38页 |
·AtGRP7酵母双杂交 | 第38-41页 |
·拟南芥cDNA酵母文库滴度测定 | 第38-39页 |
·酵母阳性克隆菌落的筛选 | 第39-40页 |
·酵母阳性克隆菌AD质粒的分离 | 第40-41页 |
·pGBKT7-AtGRP7诱饵载体酵母双杂筛选菌落的重转化鉴定分析 | 第41页 |
·AD阳性克隆测序结果分析 | 第41-47页 |
4 讨论 | 第47-49页 |
·酵母感受态的制备 | 第47页 |
·酵母双杂交技术分析 | 第47-48页 |
·酵母双杂的筛选结果分析 | 第48-49页 |
5 结论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5页 |
附录 | 第55-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