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第1章 前言 | 第12-26页 |
·选题基础、依据及意义 | 第12-16页 |
·选题基础 | 第12页 |
·选题依据 | 第12-16页 |
·研究意义 | 第16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16-22页 |
·火山岩油气藏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火山作用对烃源岩影响的研究现状 | 第17-21页 |
·流体运动演化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 第21-22页 |
·研究内容、思路及创新点 | 第22-25页 |
·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研究思路 | 第23-24页 |
·创新点 | 第24-25页 |
·实物工作量 | 第25-26页 |
第2章 火山流体促烃效应模拟实验方法及样品处理 | 第26-44页 |
·实验理论基础 | 第26-28页 |
·实验原理 | 第26页 |
·火山流体 | 第26页 |
·封闭体系 | 第26-27页 |
·温阶的选取 | 第27页 |
·实验模型 | 第27-28页 |
·样品选取及测试 | 第28-41页 |
·火山岩样品的测试 | 第28-36页 |
·烃源岩样品的选取及测试 | 第36-41页 |
·实验流程 | 第41-44页 |
·称重装样 | 第41页 |
·冷冻、真空封焊 | 第41页 |
·加热模拟 | 第41-44页 |
第3章 酸性火山流体对烃源岩生烃效应模拟实验分析 | 第44-66页 |
·酸性火山流体对气体产物及其组分的影响 | 第44-56页 |
·烃类气体 | 第44-50页 |
·非烃气体 | 第50-52页 |
·气态产物地球化学指标变化特征 | 第52-56页 |
·酸性火山流体对气体产物稳定碳同位素的影响 | 第56-59页 |
·CO2碳同位素特征 | 第56-57页 |
·气态烃碳同位素特征 | 第57-59页 |
·酸性火山流体对液态烃产物的影响 | 第59-64页 |
·小结 | 第64-66页 |
第4章 基性火山作流体对烃源岩生烃效应模拟实验分析 | 第66-86页 |
·基性火山流体对气体产物及其组分的影响 | 第66-77页 |
·烃类气体 | 第66-71页 |
·非烃气体 | 第71-73页 |
·气态产物地球化学指标变化特征 | 第73-77页 |
·基性火山流体对气体产物稳定碳同位素的影响 | 第77-79页 |
·CO2碳同位素特征 | 第77-78页 |
·气态烃碳同位素特征 | 第78-79页 |
·基性火山流体对液态烃产物的影响 | 第79-81页 |
·小结 | 第81-86页 |
第5章 不同火山流体对烃源岩生烃影响及产物相关性分析 | 第86-96页 |
·不同火山流体对烃源岩气态烃产物影响 | 第86-89页 |
·不同火山流体对烃源岩液态烃产物影响 | 第89-90页 |
·气态产物相关性分析 | 第90-92页 |
·临界温度变化趋势分析 | 第92-94页 |
·小结 | 第94-96页 |
第6章 火山流体运动演化数值模拟研究 | 第96-106页 |
·火山流体渗流参数的计算方法 | 第96-103页 |
·火山流体的粘度 | 第98-99页 |
·火山流体的密度 | 第99-101页 |
·古地层压力恢复 | 第101-103页 |
·火山流体影响范围的预测方法 | 第103-106页 |
·确定火山喷发中心位置 | 第103-104页 |
·流体影响范围的计算方法 | 第104-106页 |
第7章 火山流体运动演化实例解剖 | 第106-127页 |
·徐家围子勘探现状 | 第106-107页 |
·徐家围子深部油气地质特征 | 第107-111页 |
·徐家围子火山流体运动演化特征及影响范围预测 | 第111-127页 |
·徐家围子火山机构分类、特征及火山口确定 | 第111-118页 |
·徐家围子火山流体的渗流数值模拟计算 | 第118-121页 |
·徐家围子火山流体集散趋势及范围圈定 | 第121-127页 |
第8章 结论与认识 | 第127-129页 |
参考文献 | 第129-143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第143-145页 |
致谢 | 第1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