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一、仲裁的概念界定 | 第8-15页 |
| (一)仲裁的内涵 | 第8-10页 |
| 1.司法权论 | 第8-9页 |
| 2.契约论 | 第9页 |
| 3.混合论 | 第9页 |
| 4.自治论 | 第9-10页 |
| (二)仲裁的外延 | 第10-11页 |
| (三)仲裁机构 | 第11-15页 |
| 二、中国仲裁机构的发展历史及其存在的问题 | 第15-26页 |
| (一)中国仲裁机构发展历史 | 第15-16页 |
| (二)中国当前仲裁机构的性质定位 | 第16-19页 |
| 1.市场中介组织 | 第16-17页 |
| 2.民间组织 | 第17页 |
| 3.非盈利组织 | 第17-18页 |
| 4.事业单位 | 第18-19页 |
| (三)中国仲裁机构的法治现状 | 第19-22页 |
| 1.设立仲裁机构的法治要求 | 第19-20页 |
| 2. 仲裁机构实际设置状况及功能发挥 | 第20-22页 |
| (四)阻碍中国仲裁机构发展的因素 | 第22-26页 |
| 1. 仲裁机构定性模糊导致地方仲裁机构归属不同职权体系 | 第23-24页 |
| 2.仲裁机构人事制度不健全外部缺乏信任感内部缺乏上行空间 | 第24页 |
| 3.仲裁财务收支标准滞后缺乏弹性 | 第24-26页 |
| 三、国外仲裁机构法治状况及对我国的启示 | 第26-32页 |
| (一)大陆法系国家仲裁机构法治状况 | 第26-27页 |
| (二)英美法系国家仲裁机构法治状况 | 第27-28页 |
| (三)综合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特点的仲裁机构法治状况 | 第28-29页 |
| (四)国外仲裁机构法治定位对我国仲裁机构发展的启示 | 第29-32页 |
| 1.仲裁机构设置合理化及精简化 | 第29-30页 |
| 2.仲裁机构尊重仲裁庭独立做出的仲裁结果 | 第30页 |
| 3.大力宣传仲裁制度取得良好的社会经济效应 | 第30页 |
| 4.仲裁机构去行政化问题探讨 | 第30-32页 |
| 四、完善我国仲裁机构设置的几点建议 | 第32-39页 |
| (一)修改《仲裁法》有关仲裁机构规定 | 第32页 |
| (二)完善仲裁机构人事制度及财务制度 | 第32-33页 |
| (三)仲裁机构去行政化 | 第33-34页 |
| (四)调整仲裁机构设置 | 第34-36页 |
| (五)提升仲裁从业者素质 | 第36-37页 |
| (六)成立中国仲裁协会 | 第37-38页 |
| (七)理顺仲裁机构与行政机关关系 | 第38-39页 |
| 结语 | 第39-40页 |
| 参考文献 | 第40-44页 |
| 致谢 | 第44-46页 |
| 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