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9页 |
| 目录 | 第9-13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32页 |
| ·研究背景 | 第13-17页 |
| ·聚光光伏系统(CPV) | 第17-26页 |
| ·聚光系统 | 第18-20页 |
| ·控制跟踪系统 | 第20-21页 |
| ·光伏转换系统 | 第21-26页 |
| ·聚光型太阳能电池的几种冷却技术及研究现状 | 第26-30页 |
| ·常用的冷却方法 | 第26-28页 |
| ·研究中的光伏电池散热方式 | 第28-30页 |
| ·存在的问题及课题的提出 | 第30页 |
| ·研究思路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30-32页 |
| 第二章 聚光光伏系统能量流动分析 | 第32-63页 |
| ·聚光系统的能量流动分析 | 第32-54页 |
| ·聚光系统得到能量的计算 | 第32-52页 |
| ·温度对光伏组件性能的影响 | 第52-54页 |
| ·聚光光伏系统能量转化过程损失分析 | 第54-58页 |
| ·太阳光能量的损失 | 第54-55页 |
| ·聚光器的损失 | 第55页 |
| ·光伏电池的损失 | 第55-56页 |
| ·其他损失 | 第56-58页 |
| ·光伏电池的传热过程分析 | 第58-60页 |
| ·散热器性能对聚光光伏电池性能的影响 | 第60-61页 |
|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 第三章 聚光系统中热管散热器的设计及数值模型建立 | 第63-89页 |
| ·应用于聚光光伏系统中热管散热器的设计 | 第63-70页 |
| ·物理参数[74] | 第64-65页 |
| ·热管散热器的设计 | 第65页 |
| ·校核计算 | 第65-70页 |
| ·数值计算软件 | 第70-74页 |
| ·数值计算方法 | 第70-72页 |
| ·FLUENT 简介 | 第72-74页 |
| ·热管散热器的工作原理 | 第74-82页 |
| ·热管原理 | 第74-78页 |
| ·适用于聚光光伏系统中热管散热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 第78-79页 |
| ·热管工质液体的选择 | 第79-82页 |
| ·热管散热器蒸发端的数学物理模型 | 第82-86页 |
| ·热管散热器蒸发端的物理模型 | 第82页 |
| ·数值计算方法的确定 | 第82-84页 |
| ·数学模型 | 第84-86页 |
| ·热管散热器冷凝段翅片的数学物理模型 | 第86-88页 |
| ·热管散热器冷凝段翅片的物理模型 | 第86-87页 |
| ·数值计算方法的确定 | 第87-88页 |
| ·数学模型 | 第88页 |
| ·本章小结 | 第88-89页 |
| 第四章 热管散热器数值计算与结果分析 | 第89-115页 |
| ·蒸发端的数值计算 | 第89-108页 |
| ·数值计算方法 | 第89-90页 |
| ·物性 | 第90-91页 |
| ·网格的划分 | 第91-92页 |
| ·FLUENT 设置 | 第92-97页 |
| ·数值计算结果与分析 | 第97-108页 |
| ·热管翅片的数值计算 | 第108-112页 |
| ·数值计算方法 | 第108页 |
| ·物性 | 第108-109页 |
| ·网格的划分 | 第109页 |
| ·边界条件和流体状态的确立 | 第109-110页 |
| ·数值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110-112页 |
| ·本章小结 | 第112-115页 |
| 第五章 热管散热器蒸发端的实验研究 | 第115-131页 |
| ·聚光光伏系统的组成 | 第115-119页 |
| ·聚光器 | 第115-116页 |
| ·三结砷化镓聚光光伏电池 | 第116-117页 |
| ·热管散热器 | 第117页 |
| ·跟踪控制系统 | 第117-118页 |
| ·控制箱 | 第118-119页 |
| ·实验数据参数采集系统 | 第119-122页 |
| ·温度测量装置 | 第119-120页 |
| ·压力测量装置 | 第120页 |
| ·数据采集系统 | 第120-122页 |
| ·热管散热器蒸发端的实验 | 第122-129页 |
| ·测试系统和测试方法 | 第122-123页 |
| ·实验结果及讨论 | 第123-126页 |
| ·实验结果与数值模拟计算结果的比较及误差分析 | 第126-128页 |
| ·蒸发端平均蒸发沸腾换热系数 | 第128-129页 |
| ·本章小结 | 第129-131页 |
| 第六章 高倍数聚光光伏电池特性的实验研究 | 第131-155页 |
| ·聚光型光伏电池电学特性的实验 | 第131-136页 |
| ·光伏电池发电原理 | 第131-132页 |
| ·三结砷化镓光伏电池 | 第132-133页 |
| ·光伏电池的基本性能参数 | 第133-134页 |
| ·三结砷化镓光伏电池电学参数的定义 | 第134-135页 |
| ·测量系统与测试方法 | 第135-136页 |
| ·三结砷化镓光伏电池的实验研究 | 第136-143页 |
| ·热流密度对三结砷化镓光伏电池特性的影响 | 第136-139页 |
| ·电池温度对三结砷化镓光伏电池特性的影响 | 第139-143页 |
| ·三结砷化镓光伏电池电学参数的温度特性 | 第143-147页 |
| ·开路电压的温度特性 | 第144页 |
| ·短路电流的温度特性 | 第144页 |
| ·峰值功率的温度特性 | 第144-146页 |
| ·填充因子的温度特性 | 第146页 |
| ·电池效率的温度特性 | 第146-147页 |
| ·三结砷化镓光伏电池 I-V 特性 | 第147-149页 |
| ·三结砷化镓光伏电池电学特性的理论和实验分析 | 第149-153页 |
| ·三结砷化镓光伏电池的计算模型 | 第149-150页 |
| ·三结砷化镓光伏电池电学特性理论和实验结果对比分析 | 第150-153页 |
| ·本章小结 | 第153-155页 |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55-160页 |
| ·全文总结 | 第155-158页 |
| ·本文创新点 | 第158-159页 |
| ·对今后工作的展望 | 第159-160页 |
| 附录一 | 第160-162页 |
| 主要符号表 | 第162-164页 |
| 参考文献 | 第164-171页 |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和承担科研项目及取得成果 | 第171-173页 |
| 致谢 | 第1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