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一、绪论 | 第8-19页 |
(一) 问题的提出 | 第8-11页 |
1. 职业技术教育对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 | 第8-9页 |
2. 菲律宾职业技术教育体系为其培养更多人才 | 第9-10页 |
3. 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10-11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 理论意义 | 第11-12页 |
2. 实践意义 | 第12页 |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四) 研究范围和核心概念的界定 | 第16-17页 |
1. 研究范围 | 第16页 |
2. 核心概念的界定 | 第16-17页 |
(五) 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二、菲律宾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历程 | 第19-29页 |
(一) 菲律宾职业技术教育的萌芽 | 第19-21页 |
(二) 菲律宾职业技术教育的初步发展 | 第21-26页 |
1. 发动社区学校运动,增建职业技术学校 | 第22-24页 |
2. 重建职业技术教育局,确立私立学校教育地位 | 第24-26页 |
(三) 菲律宾现代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的构建 | 第26-29页 |
三、菲律宾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的构成 | 第29-52页 |
(一) 合理的管理体制是菲职教体系运行的指挥者 | 第29-33页 |
1. 管理体制的核心任务及职能 | 第30-31页 |
2. 管理组织结构 | 第31-33页 |
(二) 基于国家能力标准的课程是菲职教体系质量的监督者 | 第33-38页 |
1. 国家能力标准的开发及内容 | 第33-35页 |
2. 职业技术教育课程设计 | 第35-36页 |
3. 统一的课程注册与鉴定系统 | 第36-38页 |
(三) 国家资格框架和学员评估认证系统是菲职教体系成效的考核者 | 第38-46页 |
1. 内外灵活衔接的国家资格框架 | 第38-44页 |
2. 权威的学员评估与认证系统 | 第44-46页 |
(四) 多样化教育类型和培训师队伍是菲职教体系政策的实施者 | 第46-52页 |
1. 多样化职业技术教育类型 | 第46-48页 |
2. 培训师队伍 | 第48-52页 |
四、菲律宾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的特点 | 第52-57页 |
(一) 行业发展为指引,提高学员技能与需求匹配度 | 第52-53页 |
(二) 多元化办学体制,实现职业技术教育全民化 | 第53-55页 |
(三) 技能发展阶梯化,搭建普、职教育互通桥梁 | 第55-57页 |
五、菲律宾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给我国的启示 | 第57-62页 |
(一) 建立协调的管理机制,合理引导职教发展方向 | 第57-58页 |
(二) 建立多渠道投资体制,培养“双师型”人才 | 第58-59页 |
(三) 完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观 | 第59-62页 |
结语 | 第62-63页 |
注释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读研期间发表论文 | 第68-69页 |
后记 | 第69-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