碱改性多孔碳材料的制备及气体吸附性能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2页 |
·多孔碳材料简介 | 第10页 |
·多孔碳材料的研究现状 | 第10-15页 |
·活化法 | 第10-12页 |
·炭化凝胶法 | 第12页 |
·模板法 | 第12-15页 |
·多孔碳材料的形貌 | 第15-16页 |
·球形 | 第15-16页 |
·膜 | 第16页 |
·单片 | 第16页 |
·纤维 | 第16页 |
·多孔碳材料的表面功能化 | 第16-17页 |
·多孔碳材料在气体吸附方面的应用 | 第17-19页 |
·多孔碳材料吸附 CO_2 | 第18-19页 |
·多孔碳材料吸附 SO_2 | 第19页 |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19-22页 |
第2章 实验试剂设备及分析表征 | 第22-26页 |
·实验原料 | 第22页 |
·仪器设备 | 第22-23页 |
·分析表征 | 第23-26页 |
·X 射线衍射分析(XRD) | 第23页 |
·物理吸附仪(BET) | 第23-24页 |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第24页 |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 第24页 |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FT-IR) | 第24页 |
·热重-差热分析(TG-DSC) | 第24页 |
·CO_2程序升温脱附(CO_2-TPD) | 第24-26页 |
第3章 溶胶凝胶法制备含氮碳球 | 第26-38页 |
·引言 | 第26-27页 |
·实验部分 | 第27-29页 |
·含氮碳球的制备 | 第27页 |
·吸附实验流程及计算 | 第27-29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29-35页 |
·SEM 测试结果与表征 | 第29-31页 |
·红外测试结果与表征 | 第31-32页 |
·合成机理分析 | 第32-33页 |
·吸附性能测试 | 第33-35页 |
·本章小结 | 第35-38页 |
第4章 研磨法合成 MgO-有序介孔碳球 | 第38-48页 |
·前言 | 第38-39页 |
·实验部分 | 第39-40页 |
·有序介孔碳球的合成 | 第39页 |
·MgO-有序介孔碳球复合材料的制备 | 第39页 |
·CO_2吸附性能测试 | 第39-40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40-46页 |
·热重(TG) | 第40页 |
·X-射线衍射(XRD) | 第40-41页 |
·透射电镜(TEM) | 第41-42页 |
·氮气吸附脱附等温线(BET) | 第42-43页 |
·CO_2程序升温脱附(CO_2-TPD) | 第43页 |
·OMCs-MgO 合成机理 | 第43-44页 |
·CO_2吸附性能测试 | 第44-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第5章 溶剂挥发法合成含氮有序介孔碳 | 第48-54页 |
·前言 | 第48页 |
·实验部分 | 第48-49页 |
·离子液体的合成 | 第48-49页 |
·离子液体掺杂有序介孔碳的合成 | 第49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49-52页 |
·热重(TG) | 第49页 |
·X-射线衍射(XRD) | 第49-50页 |
·氮气吸附脱附等温线(BET) | 第50-51页 |
·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 | 第51页 |
·CO_2吸附性能测试 | 第51-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结论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第64-66页 |
致谢 | 第66页 |